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萬幸原化有敬安,換來糧食換來田。

這民謠什麼意思已經很明白了。

算是直白地夸紀楚。

如此聽來似乎沒有問題,無非是百姓們的讚揚。

可在安濟府受災最嚴重的義固縣,跟著民謠傳來的,還有另一個說法。

「紀大人是神佛派來的使者,所以他一來,就帶著糧食跟水源。」

「不是神佛的話,怎麼會這樣好。」

「他身邊的紐海,就是來自岐國的,也就是如今的岐州。那個地方,就有神佛奇蹟出現。」

「原本那神佛降福在岐國國王身上,可知道那國王的暴行後,便重新選人,選中紀大人。」

「你們想想他做的事,分明就是神仙的化身。」

人在絕望當中,總會信點什麼。

天災時,也是歇腳最容易乘虛而入的時候。

現在再把紀楚牽扯到裡面,甚至有人偷偷送糧送水,說這就是天岐教發的。

而天岐教的教主,便是紀楚紀大人。

「這是件極秘密的事,不要亂說。」

如此神秘,又如此可信,還有發到手的糧食,以及紀大人幫忙他們搶來水源。

幾乎一夜之間,天岐教便在百姓當中秘密興起。

人人都以紀楚當教主,而且極為信奉,對外人則一個字都不透露。

可以說紀楚做得越好,教眾就越信任。

尤其是在義固縣。

他們受災最嚴重,受到的幫助自然最多,就連從京城的大夫,都是直接住在義固縣,幫著處理屍體以及救治病人。

也正是京城的大夫們,發現了此地的異常。

四月二十八開始,當地百姓不再像之前那般死氣沉沉,反而變得異常亢奮。

大夫還道:「這是好事,至少有些信心。」

但逐漸發現不對勁。

他們的高興有點過於異常,而且熱衷聊紀大人。

聊紀大人不是問題,他們這些大夫也討論紀楚。

可他們說起話來,總有種說不清的亢奮。

而且誰敢說一句紀大人的問題,就會被無數人怒目而視。

甚至只是說,紀大人許久沒回家了,家人肯定擔心,都被當地百姓盯著看。

這種情況,實在太過詭異。

年輕些的大夫還在疑惑,倒是有個年長御醫察覺到嚴重性。

御醫本不是個多事的,可他心裡越想越不對勁,還跟身邊隨行的人道:「我要回一趟州城,缺了些藥材。」

這位老御醫想要去州城找找紀大人,把此處異常說明白,再講出他的推測。

但比他更快的,則是浩州的暴亂。

浩州百姓搶糧了!

打的還是紀楚的名號!

「這是紀大人的意思!」

「紀大人讓我們搶的!」

「這是我們應得的!」

浩州百姓喊著這樣的口號,搶了好幾家大戶,搞得人人自危。

不僅如此,還死傷幾十人,雖說頭目已經抓住,可這事還未完。

小半浩州都亂了起來。

而矛頭直指紀楚。

浩州杜知州信件送來得極快,他第一句就是:「大人!有人打著你的旗號搶糧!這,這要是讓朝廷知道了,那就完了。」

要說賑災最要緊的,除了給物資之外,還有一項極要緊的事,那就是要穩。

穩住地方,穩住百姓。

一旦亂起來,那便是內亂,甚至是內戰。

內亂多難平定,大家心裡都有數。

所以紀楚在安濟府索要水源,也並未煽動百姓,而是讓有組織的鄉兵去做。

浩州這場突如其來的暴亂,則把鍋直接扣在紀楚以及當地杜知州頭上。

「沒有證據,怎麼能這樣講?」安濟府王知府慌了。

如果這場騷亂控制不止,蔓延到安濟府怎麼辦?

朝廷賑災,要的就是穩住百姓,穩定地方。

如果動亂過大,一定會引起皇上不滿。

浩州小地方還好,他們這安濟府可不能亂啊。

李師爺也在問:「是啊,這謠言怎麼傳出來的,杜知州有寫嗎。」

自然是寫了。

杜忠杜知州,之前是昌河州通判。

赴任之前,就聽說大旱的消息,紀楚跟他的通信也未斷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