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楚上次當欽差,那曹家為首的幾家如何,大家還歷歷在目。
這次當欽差,不少士族已經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了。
李娘子頗有些緊張,李師爺卻認真安慰:「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紀大人必然要去,咱們也不能坐視不管。」
「當師爺這麼多年,你我也是做了不少善事的,如此於國於民有利之事,若不拼一把,實在可惜。」
或許是在紀大人身邊時間長,李師爺自然而有上司的習性。
不只是他,紀楚身邊不少官吏皆是如此。
很多人猜到此次欽差之行必然兇險,可還是想跟著過去。
最後定下的主要名單則有七人。
紀楚,李師爺,極為興奮的紐海。
還有極為熟悉農業的溫淳溫書吏。
安丘縣出身鄉兵的劉大江,陳永波。
再有熟悉災區浩洲的余海縣縣令張民生張大人,以及本地工司的一名書吏龔瓏。
這幾個人算是主力,有文有武,還有技術人員。
再加上紀楚還有短柄火銃在手,安全至少有保障。
剩下隨行人員一一清點,眾人便在三月初一清晨出發。
這一路狂奔,片刻都不得停歇。
紀楚這一走,昌河州跟岐州百姓頗有些惆悵。
就怕日子又回到從前。
好在紀大人留下的官員,並未懈怠,而是認認真真辦差。
晁同知一時管著兩個地方,終於體會到紀大人兩頭跑的感覺。
兩個州內,大大小小那麼多事,還有極為特殊的廣寧衛,沒兩把刷子,真是搞不定。
即便如此,紀大人還能抽空跟曲夏州,京城,浙東許多官員接觸,實在是太忙了。
可想想平臨國的情況,不忙實在不行啊。
只希望災情趕緊結束,紀大人可以快些回來。
還在回京途中的一行人日夜兼程。
不過回去的道路修得一般。
雖說水泥已經普及,但這種稍微偏遠一點點的地方,肯定是不會修水泥路的,能把官道整齊一下,就算差不多了。
在繁華地方修官道,還有當地最有錢的士族支持。
可這種地方,既無利益,就沒人願意來修。
長此下去,必然是繁華的地方,因為修路更繁華,而稍微落後地方則更落後。
雖說有地理位置的緣故,可都是平臨國的地方,總要合理開發利用才是。
如果讓晁同知知道,紀大人回京的路上,腦子也是不停轉的,估計立刻都要給跪下了?
紀楚倒不是可以這樣想,而是看到這路就覺得應該修。
這大概是上輩子留下的本能反應吧?
漳興五年,三月初五清晨,紀楚終於到了京城。
到地方第一時間,就讓手下溫書吏前去禮部遞名帖,證明自己已經到了。
不到半個時辰,吏部已經派人到了驛館,再看紀大人已經收拾妥當,這讓吏部官員鬆口氣,心裡也定了定。
「大人,皇上吩咐,您到京城之後,可以立刻進宮,不用額外通傳。」
紀楚點頭,事情雖然緊急,可到了京城的他還是極為沉穩。
事實上,這場波及十二州府的天災,除了受災的地方之外,其他地方,尤其是官員,還是要沉得住氣。
他們要是慌了,那各地百姓也會慌。
所以京城這邊,還是一片祥和,沒有太大變化。
也就進了皇宮方才有些不同。
來來往往的官員臉色都不算好看。
今年災情太過嚴重,不少官員的老家同樣受災,難免心中焦急。
「紀大人!是紀楚紀大人嗎!」
紀楚回頭一看,這人他倒是認識的,原化州同鄉的,每年逢年過節,也會給他送去賀信。
而且知道他不收禮物,故而只是書信往來,頂多送點任地又或者家鄉特產。
原化州的曹家曹閣老一倒,鄉黨黨魁自然而然就是紀楚,所以這些交際應酬少不了。
紀楚點頭道:「黃大人,怎麼這樣著急。」
「原化州的事,大人可知否?」
紀楚嘆氣。
他肯定知道。
李師爺也道:「大人此次回京,就是奉命前往災區,查看情況。」
這些事大家都知道,可黃大人心裡焦急,難免多問幾句,最後道:「其實咱們家鄉還不算最嚴重的,畢竟大部分百姓都有自己的田地。」
「那年曹家。」
黃大人沒往下說,但大家都明白。
那年曹家為首幾家倒台之後,他們侵占的土地,大部分都還回去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