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化州不少士族礙於新任黨魁的作風,也收斂平日做派,還回去一部分土地。
正是因為這樣,原化州雖然乾旱,下雨極少。
看當地不至於太亂,各家還能維持得住。
再加上紀楚一家帶頭,開放自家水井分給鄉親們,其他家族不好當沒看到。
所以原化州的情況要好得多。
黃大人嘆氣,其實當年,他家也被波及,同樣還回去不少田地,家族內部罵聲不斷。
現在看來,竟然算是好事。
「浩洲那邊,已經有民怨了,不少人家族訓練家丁,就怕災民進去搶糧。」
紀楚微微搖頭,真到過不下去的時候,別說家丁了,就像是鄉兵常備軍,也擋不住搶糧的人。
前面帶路的小太監提醒道:「二位大人,要不私下再聊,皇上跟內閣,以及從浙東回來的薛大人,應該已經在勤政殿了。」
如今天天都要議事,紀楚回京肯定要參與的。
黃大人連忙請紀大人先去。
他也是心裡發慌,所以話多了些,不過看到紀大人過來,緊張情緒便好多了。
紀楚進到勤政殿,裡面已經有不少官員。
「沿海商貿增加,戰船也在增加,火炮研究也需要銀子,哪有那麼多錢賑災?」戶部尚書繼續道,「朝廷這些年的稅收,看似熱鬧,實則不然。」
「去年水患,去年滇州府修路,加起來都上百萬兩銀子了,還有各地都想修路,說有水泥了,要趕緊把官道以及各地驛館修繕整齊。」
「可這都需要銀子啊。」
紀楚進來的時候,正好聽到戶部尚書講這些話,默默聽完再說。
現在的戶部尚書已經不是許義許閣老,而是皇上信任的一位能臣。
別看這位尚書今年六十多,可聲音洪亮,頭腦清晰,算帳吵架都是一把能手。
什麼?
戶部尚書不會吵架,那還當什麼戶部尚書。
管錢的不吵架,不合理啊。
大家自然也看到紀大人,皇上抬抬手免禮,只聽戶部尚書繼續道:「除此之外,各地整頓武備,又是一大筆銀子。」
「若不是海運增加,海上稅收增多,國庫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戶部尚書說的,也都是實情。
但細數下來,哪一項都是必要開支。
尤其是花費最多的整頓武備,以及滇州府修路,水患更不用講,必然是要安撫的。
戶部尚書之前就不同意這麼大的開支。
都說豐年備荒,那都是老話。
哪有賺多少,就花多少的道理?
紀楚感覺被罵了,偷偷摸摸鼻子,正好跟滇州府白大人,如今的翰林大夫對上眼神。
滇州府修路,確實占用了太多預算。
雖說是前年批准的,可去年才建成,中間也撥了不少錢。
那滇州府去年才剛開始售賣大量棉花以及棉布,本錢肯定還沒回來。
不過這種時候,白大人道:「聽說滇州府知府,已經在清點稻米,準備協餉支援。」
今年中原十二州府受災嚴重,肯定需要富裕地方支援。
不過滇州府山高路遠,而且本地不算富裕,一般這種事,都不會找他們。
白大人作為滇州府鄉黨黨魁,多因去年前年撥款修路,總會幫忙回回血。
戶部尚書得到較為滿意的答案,正想追問數字,就看到紀楚到了。
戶部尚書冷哼一聲。
以前都說什麼,紀大人最能掙錢,怎麼不看看他也最能花錢啊。
現在他一來,肯定會問另一件事。
說來說去。
紀楚跟薛明成肯定要問一個問題。
「不知這次賑災,朝廷會拿出多少銀子,賑濟災民。」
看看看。
就知道他要問這件事。
紀楚懶得藏著掖著。
大家過來,不就是為來討論賑災嗎。
薛明成挑眉。
幾年沒見,紀楚還是這般性格啊。
戶部尚書直接對著紀楚道:「紀大人,你張張嘴就是賑災,錢從哪裡來,糧又從哪裡來?」
今年各地情況都不好過,如果再不下雨,今年是真的要顆粒無收。
而且今年如此,也不知道明年會如何,如果明年又有突發情況怎麼辦。
讓他拿出大筆銀子賑災,那是肯定不行的。
這不是針對紀楚,而是天災面前,誰也不知道未來如何,他要為整個平臨國財政負責。
一時間,勤政殿眾說紛紜。
最後定下第一筆賑災款,也就是三百萬兩銀子。
若是普通災情,三百萬兩已經夠了。
可這次受災範圍太廣,而且旱情需要的銀錢,一向比其他災情要多。
沒水這種事,是最麻煩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