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村裡有人想用井水澆地,這口子實在不能開,否則整個村子都要這麼做,到時候連水都沒得吃了。
也是紀楚一家在村里還有些威望,就算這樣,也有人偷偷過來打水澆地。
這也是實在沒辦法。
現在是顧得住吃喝,可要是不澆地,夏收秋收的時候,那就完蛋了。
也不是誰都像紀楚家這般,因為有個高官在家,家裡囤糧充足,即使幾年不事生產,也不會餓肚子。
這些信件看得紀楚心裡沉重,只告訴家裡人,村里如有人借糧,那便給他們,讓家人不用擔心。
這種時候,紀家村的人肯定要團結起來。
剩下的,就看朝廷怎麼辦了。
此刻京城朝廷。
從年前開始,官員們的臉色就極為難看。
尤其是皇上的表情,從未緩和過。
眼看平臨國西北戰事平了,沿海跟附近幾個島國的海戰也處在上風。
就連草原的和談都很順利。
大有天下太平的徵兆。
可縱觀歷史,太平盛世,風調雨順?
那都是罕見的。
天災人禍才是常態。
於是,便遇到這十年難遇的大旱。
從年前各地不下雨,再到各地不下雨。
如今都春耕了,還是滴雨未下。
皇上恨不得住在祭壇上,可一點作用都沒有。
各地的水利該建在建,他也派人提前清查各地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這種時候,不少糧倉「起火」,再有佃農們鬧事。
甚至有人講,是皇上得位不正,才引得天災。
當年二王爺不就天怒人怨,所以被雷劈死了嗎。
如今的天災降臨,就因為皇上處事不公,近些年貶了太多朝廷官員所致。
說其他的就算了。
可講天災,講被雷劈。
當今皇上,卻沒什麼感覺。
但架不住說的人太多,讓他也產生自我懷疑。
難道真是他的問題。
是他做得不對,所以才讓平臨國有此大災?
也是這種時候,他的心腹薛明成來信,同時上書駁斥這種言論。
就連紀楚都幫他說話,細數皇上登基以來的功績。
還說若是皇上的錯,那為何登基初期不降天災,反而在國泰民安,糧食棉花大豐收的時候有天災?
可見並非皇上的過錯,而是朝中有人興風作浪。
就算是天災,也是這些小人的過錯。
不愧為紀楚啊。
句句說在皇上心坎上。
要是朕的錯,就不會到今年才有天譴。
必然是奸臣的問題。
可紀楚接下來的話,就讓皇上覺得肉痛。
如今旱情基本已經成事實。
既然改變不了,就要做出補救。
紀楚的意思是,讓皇上儘快賑災,而且給出的標準並不低。
如果按照紀楚所說,那朝廷會出一大筆錢。
甚至還要動用皇上私庫。
他登基至今,也不過五年時間,他私庫一動,那可全沒了啊。
即使是皇上,也會覺得心疼。
那都是銀子,都是他的家底。
但紀楚這文書,總不能只聽前半段吧。
如果說這文書前半段讓心裡暢快,後半段讓他頭疼。
那私下裡的奏章則讓皇上收斂笑意。
而那奏章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句。
「土地兼併之問題,藉此可解。」
這話說得有些殘忍。
可天災已定,誰都沒有辦法。
不如趁這個機會,解決平臨國許多弊病。
士族的土地兼併,就是一大問題。
這幾乎是所有王朝覆滅的原因之一。
建國初期,土地分給天下百姓,資產沒那麼集中。
可朝代時間長了,天下五成,甚至八成土地,都在少數家族手中。
百姓活不下去,便要起兵造反,然後新的王朝開始。
這簡直是歷史周期率,甚至早就有人總結過。
只是總結歸總結,如何解決是個大問題。
就連薛明成在浙東都是寸步難行。
那中原的浩洲大部分土地,同樣在當地士族手裡。
紀楚的意思是。
不如趁這個機會,逼著他們捐糧捐物。
這樣的話,皇上的私庫就可少出些,讓這些士族前去賑災。
但士族賑災的名頭,卻也不能讓他們拿到。
否則又會形成新的勢力。
這樣的話,皇上也要出,士族同樣要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