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封奏章呢?!

說岐國王室後人,願意歸降平臨國,以後的岐國要叫岐州。

這是認真的?

他們沒看錯吧。

皇上以前以為,這是紀楚給他畫的餅。

怎麼這餅還真給他做好了。

他在任期間,還真的要開疆擴土啊。

第137章

鈕海父子二人回到岐國, 神情都極為複雜。

可這次不用東躲西藏,他們直接在國家都城住下,開始聯繫舊部。

他們手裡拿著紀大人從岐國弄來的金銀, 再有平臨國的支持。

有這兩樣東西,也就足夠了。

更別說, 現在的岐國已經處在動亂當中。

因為火炕帶來的騷亂並未平息。

王后身上的異香也逐漸消失。

於是, 關於國王跟王后早就沒有法力之說,立刻盛行起來。

只要有了懷疑, 那破綻便會越來越多。

首先質疑的,肯定是兩人以及他們的子女水火不侵的事。

甚至有極為虔誠的信徒, 要拿他們的五歲的幼子做試驗,看看那孩子是不是真的刀槍不入。

若不是王后趕到及時,還真讓他們試成功了。

這件事更加激化了眾人的矛盾,王后直接派人處死他們,顯得更加心虛。

再加上,他們一定要建火牆, 甚至打破了兩人不怕冷的說法。

這種情況下, 朝中官員們自然另有他想。

三公主後人鈕海出現得恰到好處。

再加上他手中的銀子, 以及廣寧衛鄧將軍送給他的火銃,還有昌河州知州給他的文書。

看到這些東西, 岐國官員知道, 這是真的要變天了。

為何?

只因幫了平臨國的匠人嗎?

是不是太誇張了些。

但大家已經來不及思考了。

前來復仇的鈕海可不會放棄任何機會, 他們直接聯繫舊部, 開始策反如今的國王。

紀楚那邊得到消息時候, 他們已經衝進岐國祭壇,趁著祭壇周圍百姓最多的時候,揭穿現在國王的陰謀。

之前種種事情, 或許還有辯解。

但平臨國的通緝令卻做不了假。

這家人姓史。

潮州人士,當地氣候溫暖,所以到了岐國這麼多年,還是不適應。

甚至當地方言都是後來學的。

他們在自己家鄉大肆掠奪同鄉,做官的時候,更是什麼錢都要,好好一個縣被他弄得民不聊生。

趕在平臨國先皇要收拾他時,他意外得到消息,帶著家眷一路跑了。

大家都以為他們會跑到海上小島,還有官兵前去搜查。

誰料他們反向逃跑,躲過官兵們的視線,意外來到岐國。

岐國之前的國王好心收留他們,想學習平臨國的文化。

沒想到被鳩占鵲巢,殺光全家。

這通緝令!就是證據!

那通緝令顯然有些年頭,上面還是國王稍顯年輕的畫像。

畫像畫得細緻,一眼就能看出來,正是他們的國王!

國王不是神佛化身。

而是通緝犯?!

還做了那麼多惡事?

是啊,國王王后怕冷,根本不是神佛化身!

都是騙人的!

他們在平臨國貪了那麼多錢,又來這裡貪他們的!

所以扣了功德分也不給他們修火炕,就是因為不捨得銀子!

實在太過分了。

中間自然有爭吵,有堅持相信的,有開始懷疑的,還有的直接跳反。

紀楚聽著那邊情況,都覺得熱鬧非凡。

不管過程如何,反正結果早就定下,甚至要安排一下之後的事情,所以他現在很忙啊。

其實昌河州現在,也聽說了岐國那邊的事情。

梁國國王也派人過來問情況,得知現在的岐國國王確實是平臨國通緝犯之後,忍不住咋舌。

怪不得會那麼多小花招,原來以前是平臨國官吏。

也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昌河州為了報復自導自演找的藉口。

可再想想,人家無意拐走梁國的百姓,都拿棉花籽去補償,看起來不是那種人啊。

再說了,就算故意找藉口,也不用找這樣麻煩的藉口吧。

梁國國王派人來信目的,自然不止這個。

他還想問問,那棉花籽,什麼時候送到啊。

這都五月中旬了,棉花籽該到了吧?

這讓李師爺哭笑不得,跟人解釋道:「沒那麼快,滇州府的棉花雖然已經陸陸續續收穫,可剝棉籽需要時間,運過來更需要時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