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來的結果,大家都面面相覷。
怎麼回事。
怎麼大家都默默幫忙啊?
這合理嗎?
不管合不合理,反正文書是交上去了。
皇上看了之後,竟然也道:「那就這麼定吧。」
皇上也不反對?!
坐在高位的皇上心道。
你們都不願意駁斥紀楚,難道他就願意了?
紀楚辛辛苦苦為著平臨國做事,他難道還能阻攔?
昌河州的事情,他大概都知道。
那邊還屬於邊衛,邊衛能發展起來,自然是最好的。
皇上還有點期待,昌河州在紀楚手中,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還有他這人,完全不藏私。
那麼多畜牧書籍,說送過來就送過來。
甚至滇州棉籽,同樣能送到其他地方。
這對他的統治來說,百利而無一害。
故而,對他的請求,肯定能答應就答應。
不答應的才是傻子。
於是紀楚這份「不合理」的文書,竟然意外通過了。
通過得比想像中還要快。
沒辦法,誰讓如今的朝堂上,都是「自己人」。
也就戶部捏著鼻子給錢。
紀楚啊紀楚!
下次可不許這樣了啊!
這次?這次肯定算了。
反正下次不准了。
紀楚收到同僚的回信,什麼下次,下次再說。
有了充足的軍費,也不是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紀楚按照給朝廷的預算表。
一部分購買糧食,另一部分下各類兵器訂單。
如今六月份,戰事預計在九月份,也就是秋收差不多要結束的時候。
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需要做的事情極多。
最先察覺軍費變化的,自然是廣寧衛的五萬士兵。
肉眼可見的,每日飯菜比之前多不說,口味更多也更豐富。
再者,還能看到源源不斷的糧食運到廣寧衛的倉庫里。
這些東西,都給士兵們充足的信心。
他們本就不怕打仗,看到這麼殷實的後勤補給,心裡更是不怕了。
有人還調侃回來訓練的紀振跟李紋。
「是不是因為你們倆,紀大人才這般上心啊。」
紀振是紀知州的親侄子,這點大家都知道。
李紋雖然是李師爺的兒子,但以李師爺如今的地位,還有紀大人的愛護,跟親侄子沒什麼區別。
但不等兩人反駁,就有人幫著說話:「怎麼可能,紀大人不是這樣的人。」
說話的人一向較真,這事上更是道:「當年董千戶,也就是如今的董副將,如今的補給官,他跟紀大人可不認識,還不是幫咱們弄來那麼多好物件。」
眾人撓頭。
想解釋一下,自己只是調侃,可細想也是。
這麼講的話,對紀大人跟紀振李紋都不公平。
畢竟後面兩人在戰場上衝鋒時,那可是一點也不含糊。
尤其是紀振,那火銃用的,堪稱全軍第一。
這麼說確實不合適。
李紋反而笑:「確實不合適,但也沒什麼,紀知州是我叔叔這種事,難道不值得誇耀嗎?」
紀知州啊!
不說他的官職,就說他的本事。
有這樣的人當自己後台,難道還不夠自豪的!
越是這般坦蕩,大家越是想笑。
說得沒錯。
紀振那邊比著手勢,跟他比較熟悉的人,基本能看懂簡單的啞語。
他說的是:「四叔會把大家都當子侄看待。」
這話可不能作假。
只看如今的吃喝,再有紀大人一定要填滿的庫房,就能看出大人的想法。
他知道要打仗。
所以要在打仗之前,儘量把物資給購置齊全了。
這樣的官員,確實像努力對自己好的叔叔?
紀楚那邊日日購買物資。
廣寧衛十幾二十出頭的士兵們,就差一口一個四叔喊了。
今年不過三十二歲的紀大人已經有了一群「侄子」。
不過紀楚知道了,估計也不太在意。
昌河州如今的事情極多。
給廣寧衛做好後勤很重要,畜牧司也重要。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