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種!

而且還要用最好的土地種!

今年錯過季節的,那就明年開始。

看看人家滇州府,已經開始賣棉花,賣棉布了。

聽說織棉布的機器,還是紀大人牽線,從曲夏州運過去的。

這也讓林縣令在本地的差事更加好做。

不止滇州府,紀楚所在的昌河州,同樣也在種棉花。

今年肯定能有所收穫。

哎,人家動作怎麼那樣快啊。

五月底的昌河州,那兩百畝棉花田已經長出棉株。

有白嬋嬋日日前去察看,棉花長得自然格外好,遠遠看著,就能看出這棉花長得壯實。

紀楚除了忙畜牧司的事之外,剩下的時間,就是在這棉花地里轉。

好在不管棉花,還是養殖行當,都已經步入正軌。

流放到昌河州的犯人,也安排得很妥當。

紀楚甚至把整理好的養殖書籍,印刷成冊,首先獻給京城,其次分發給各地。

原本對紀楚師徒不滿的滇州府眾人,看到他調過來的棉布機器,以及送到他們手上的畜牧書籍,對他們的怨氣也少了很多。

他們能說什麼呢。

紀楚跟林元志,確實毫無私心,就是想做事而已。

他們把滇州棉送到平臨國其他地方。

但同樣也把其他地方的好東西,送到他們這。

這般行事,只能說讓人佩服,同時還有點羨慕林元志怎麼辦。

你能怎麼有個這麼好的老師?

遠在千里之外,還處處替你著想?

林元志心道。

你們懂什麼啊。

我老師還不計回報地幫我啊。

做的這些事,甚至都沒提前跟他說,但把事情安排得極為妥當。

你們有這樣的老師嗎?

林元志這邊的高興暫且不說,紀楚的畜牧司也可以撒手了。

各地流放過來的畜牧養殖專家,都得到自己的差事,只要老實聽話,罪責不管嚴重的,都能得到一份差事。

雖然同樣沒什麼工錢,但至少能得一點獎賞。

為了這個,他們也會努力幹活,努力贖罪的。

就連屠旺牛也不例外,落到紀大人手中,除了老實聽話之外,別無他法。

畜牧養殖,一直是百姓重要的產業。

而且隨著平臨國百姓生活越來越好,對此需求也會更大。

故而昌河州除了畜牧司之外,還在本地州學新設了畜牧專業。

他們弄來那麼多「人才」,那麼多書籍,不專門設個科目,豈不是很可惜。

放在之前,搞這樣的雜學進官學,肯定會被學政詬病。

可如今的紀楚,跟之前自然不同。

他一手創辦的數科如今怎麼樣,那可是如雷貫耳。

而且數科所研發的物件,已經暢銷全國。

昌河州的學政要是阻攔,那是真的沒腦子了。

不僅如此,學政甚至跟紀知州保證:「紀大人放心,下官絕對會把畜牧專業安排妥當,到時候在整個昌河州招生。」

紀楚都沒想到事情會這樣順利,不過也是,有了數科的先例之後,現在的官學早就放開了思想。

這裡面,其實也有曲夏州州學眾官員出路極好的原因。

當初那批官員,如今到哪都搶手得很,在整個平臨國都是有聲望的。

如今這個機會,昌河州學政肯定會把握住。

他們這地方,想提高教學水平,那不大可能。

但建立並發展畜牧專業,還是可行的。

紀楚聽著,指點道:「不會,你從流放的犯人裡面找找,裡面也有學識淵博的,倘若是被家族連累,也能拿出來用。」

這種情況也不少見,只要是有真才實學的,該受的懲罰受了,還能繼續發光發熱。

畢竟讀了那麼久的書,不能浪費了啊。

別看如今的昌河州人口不多,但他們潛力巨大!

學政心滿意足離開,他就知道,紀大人做他們這裡的知州,肯定會帶著大家一起做事的。

轉眼間,養殖行業配套的學科都建立起來。

整個昌河州,都對紀大人讚不絕口。

也就只有他,能想到這樣全面吧。

昌河州肥沃的土地上,一片片荒地種上莊稼,家家戶戶都等著今年的豐收。

棉花跟養殖行當,都預示著未來的冬日會格外溫暖。

就在昌河州一步步發展的時候。

紀楚之前察覺到侄兒的喜事,確實已經近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