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判他們流放,那是一點也不冤枉的。

紀大人對他們普通人有多好,對這些惡人就有多差。

本就疾惡如仇的本地皮貨商人,難免對紀大人更生好感。

紀大人這脾氣,實在是讓人覺得爽快!

尤其是皮貨王家,私底下還道:「我的天,倘若我年輕一二十歲,肯定跟著紀大人做事。」

「怪不得那麼多人追隨他。」

兩人更是把這件事默默咽在肚子裡,絕對不說出來,省得給大人招惹麻煩。

至於養貂?

他們繼續學唄!

別人能學會,他們也能!

家中那些小年輕們,趕緊過來學。

這是正兒八經的長久買賣啊。

皮貨行當兩三萬人,總有人主動學習。

別的動物先不說,把兔子跟水貂養好了,本地的皮貨買賣,就算盤活了。

紀大人都恨不得手把手教學,甚至自己親自整理飼養手冊,他們還是還不努力,那是真的不想做這營生。

現在整個昌河州皮貨行當提到紀大人,誰人不夸的。

最有脾氣的皮貨王家,對紀楚都是佩服的,何況其他人。

當初大家都覺得,棉花一來,他們營生就要完蛋。

如今看來,不僅沒有完蛋,反而一點點扶持起來了。

那畜牧司,就是專門為他們成立的。

這般扶持,倘若他們再不識好歹,那就不像話了啊。

昌河州發展歸發展,不會放棄他們這兩三萬人的。

不怪曲夏州百姓給他送萬民傘,自己現在就想送了!

聽說紀大人還準備把飼養手冊整理出版,到時候形成系統的教學。

這更是對養殖行業有利。

當然也是壓力。

畢竟養殖方法一公開,以後誰都能養,這種情況下,要是自己不努力,很快就會被其他人比下去。

紀楚確實在整理手冊。

這麼好的東西,他也不會私藏,一個是送到京城,二是送到需要的同僚手中。

相信這些飼養指南,會大大提高平臨國的牲畜飼養水平。

整個昌河州的皮貨行當終於煥發出新的生機。

有改變,必然是好事。

在紀楚繼續扶持本地養殖行當,完善畜牧司的時候。

另一個立志要效仿他的學生,也在做著差不多事。

這裡說的人,便是在滇州府做縣令的林元志。

去年滇州棉種成之後,給當地帶來極大的改變。

別的不說,發現棉花的那個村子,如今已經大變樣。

還有已經修了三分之一的棉花路,再有接踵而來的棉花訂單,都讓林元志所在的滇州府游門郡雲豐縣變得熱鬧起來。

那會種的面積不多,都帶來這麼大改變。

今年的萬畝棉花田,更是讓他們收穫了二百七十萬斤的棉花,以及七十多萬斤的棉花籽。

林元志強忍著激動,並未高價拋售,而是跟隴西一帶確定好價格,隨後逐步供貨。

當年紀大人如何壓低棉價,為何壓低棉花,他全都看在眼裡,如今肯定不會毀在他手裡。

為此,林元志還遭到不少非議。

去年率先送棉籽到昌河州,就讓不少本地人憤憤不平。

現在還不肯讓棉花喊高價,更是讓人少賺不少銀子。

可林元志接下來要做的,只會讓大家更為不滿。

那就是滇州府的棉種,還要送到其他地方。

讓平臨國其他地方試種。

用他的話來說,那就是棉籽撒四方,最好所有地方都能種上棉花,那樣棉價就能進一步控制。

但這樣決定,不滿聲卻不絕於耳。

「林元志真把滇州棉當做自家的了?」

「去年給紀楚,已經夠冒險的,要不是那邊種得晚,滇州府的路修不成。」

「是啊,好在昌河州離這裡極遠,否則就算拔,也要把他們那的棉花全部拔掉。」

「一個昌河州還不夠,如今還要給平臨國其他地方,要是都能種的話,咱們這怎麼辦?」

本地各個家族,都指著棉花大賺一筆呢,肯定不想讓其他地方也種滇州棉。

對於林元志的決定,滇州府不少世族都不同意。

「這是滇州棉,就種在滇州即可。而且棉花之路馬上修好,若是其他地方種了,那豈不是要搶生意。」

「林縣令,你不能因為自己想要政績,就不顧滇州百姓的死活吧?」

「滇州府百姓能不能掙到錢,就看這個了啊。」

這話看似有道理,其實都是強詞奪理。

即使滇州府百姓多數都用不著棉衣,但棉花還能織成棉布。

保持高棉價,本地百姓還能買得起棉布嗎?

答案顯而易見的。

以這些人的做派,種出來的棉花收益,真的會分給普通百姓嗎?

林元志知道答案,甚至這些人也知道答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