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鄧融鄧將軍的眼神則格外明亮。
不愧是紀大人!
他弟弟每次來信,總要誇讚。
他心裡雖然佩服,但到底沒見到真人。
如今卻是明白,鄧成那般傲氣的人,為何那般相信紀楚啊。
與此同時,一份從昌河州送到京城的文書,已經到了內閣的桌案上。
已經到了年底,各地上表的文書,多是誇讚本地今年進益,已經恭賀皇上新年等等。
平臨國各地都不例外。
還有西北關外的異族,同樣送來賀表。
今年他們的禮物明顯用心很多,這也正常,誰讓他們在整個漳興二年,實在掙了不少銀錢。
那西北礦路一開。
原本依靠牛羊馬匹的外族自然而然找到新生路。
這些事西北常備軍了如指掌,京城這邊自然也知道。
聽說西邊不少蠻族之前被打得七零八落,如今全都一起在做礦產的買賣。
關外原本還擔心,如果挖的礦產太多,曲夏州可能吃不下去。
誰料那工業作坊園簡直是吞噬礦石的巨獸,來多少礦產,他們就能消化多少礦產。
那產能一爆發,簡直讓人心驚。
這般情況下,關外人的生活自然而然開始變好。
說起來,他們也試圖自己煉礦。
但根本沒有技術條件,做出來的東西自己人都不想用,何談賣出去。
加上礦路一開,交流越來越多。
前朝已斷的商路,似乎又有重開的可能。
到時候關外往西之地,必然繁華無比。
這番景象下,送來的賀表,自然無比用心。
靠誰吃飯,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不僅關外送來的賀表極重。
已經開工修路的滇州府,送來的賀表更是鄭重,堪稱萬民賀歲。
更有無數當地的珍寶送來,這自然是感謝朝廷撥錢修路的好處。
看這種奏章,內閣也是一片和睦,讚嘆平臨國四海昇平,皇上聖明等等。
看到昌河州的奏章時,許閣老微微挑眉。
紀楚寫的。
他要好好看看。
許閣老翻開文書,原本打算慢慢欣賞,可上面的字讓人忍不住一目十行,快速給看完了。
昌河州,可以種棉花。
滇州棉在昌河州成功了。
裡面更有詳細的數據,一點也做不了假。
昌河州面積有多大,情況如何,許閣老自然清楚。
那地方要是能種棉花,對當地發展只好不壞啊。
這份文書在京城飛快傳播。
皇上知道後,更是高興。
紀楚,又給朕一個驚喜!
就知道沒他辦不成的事。
就是這消息來得有些晚了,否則滇州府修路,朝中不用撥調那麼多銀錢。
而滇州府鄉黨黨魁白大人則驚得一身冷汗。
昌河州?
也能種棉花?
他們滇州府利用棉花之事,可是逼著地方以及朝廷出錢出力,好給滇州府修棉花路。
倘若這消息早兩個月,那滇州府的路就更難修了。
不等身邊人說話,白大人忽然抬手。
工部景大人提醒他,修路的事一定要快。
他當時雖有不解,但還是照做。
「啊?原來是這樣。」白大人少有這般表情,整個人帶了些不敢置信,看了看身邊鄉黨,再看看昌河州的方向。
之前他還埋怨,那林元志把棉花種子給了紀楚帶到昌河州去種。
如今卻知道,人家師徒兩個,為滇州府幫了大忙。
找棉花新種這事,幾乎是紀楚的學生林元志一手去辦,費時費力,都是人家的個人行為。
送出去的棉花籽,誰也沒辦法指摘。
紀大人收到滇州棉籽,確實第一時間去種。
可結果卻並沒有第一時間說出來。
就是為了給他們爭取時間。
景大人跟紀楚的關係自不用說。
兩人都是從曲夏州出來,景大人如今的京官,也是紀楚舉薦的。
「我們整個滇州府,欠他紀楚一個大人情。」白大人心裡偷偷道,又看看身邊人,可惜這話不能說出來啊。
白大人心中更加敬佩。
其他同僚幫了這麼大的忙,肯定會忍不住邀功,以他們白家的財力要什麼都給得起。
也就紀楚,低調到讓人意想不到。
可這份幫助,有機會的話,他一定會還的。
其他滇州府鄉黨還在說:「咱們實在是幸運。」
「是啊,幸好把修路的事敲定了,否則還會有變故。」
「那昌河州的棉花,應該不會影響咱們這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