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並不設,比如曲夏州就是。
可之前說過,昌河州地方寬廣,約等於兩個州,甚至三個州的面積,故而有同知的官職,協助知州辦公。
這個職位為正五品,比通判還要高一些。
最後就是即將卸任的現任昌河州知州劉大人,也由他給大人一一介紹下面其他官吏。
其他官員見此,立刻上前打招呼,不指望紀大人一下子就記住他們,總要先有個好印象才是。
跟著這位做事,只有成功,沒有失敗的!
眾官員再次行禮,把路過運貨的百姓看得一愣一愣。
「這是在幹什麼啊?」
「那麼多官員,在拜誰?」
城門口的士兵昂首挺胸,直接答道:「昌河州新知州,紀楚紀大人!」
誰?
他們沒聽錯吧?
紀楚紀大人,真的來了?!
在紀楚一行人還在休息的時候,這個好消息就傳遍整個昌河州州城。
紀大人來了,那個給他們送十萬棉衣,給他們配方造手榴彈的紀大人,終於來了!
第115章
昌河州, 地處平臨國北方邊衛。
共有十二個縣,加一座衛城,人口共計二十三萬, 這還是加上廣寧衛的五萬士兵。
所以說這地方,地廣人稀, 一點也不為過。
這裡面的二十多萬人, 有本地人,也有逃荒逃過來的, 還有被貶到這裡的,總之日子都不算好。
對比已經發展起來的曲夏州, 還有本就位處中間的原化州,更別說京城,那都沒法比。
可這裡有一條比較好。
只要努力,不太缺吃的,就是吃得好不好,那另有說法。
為何這樣說?
還是地方大, 總會有你的土地。
就是看勤不勤勞了。
如果不勤勞的話, 大概率會因為房子修得不夠結實, 凍死在大冬天。
在這裡生活的人們,大多身體強壯, 就是為了抵禦寒冷的冬日。
所以過冬的需求, 比曲夏州還要嚴峻。
這看當地的農俗諺語就能知道個大概。
其中一句說『春分雪水干』, 也就是說, 到農曆的二月二十一, 積雪才能融化。
放到現代來說,已經公曆的三月底,這個時間的其他地方早就草長鶯飛。
再看『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嚴』,節氣小雪之時,土地已經被厚厚的雪覆蓋。
『大雪江河凍,冬至不行船。』
在冬至的時候,別說不行船了,馬匹都能在冰面上行走,那冰面厚實的,可以當滑冰場。
當然,偶爾也會有捕魚的冰窟窿,很需要注意安全。
農曆九月底十月初,就已經下了大雪,差不多九月初就開始冷了。
一直到次年的二月底,雪才融化。
長達七個月的寒冷天氣,讓這裡的保暖不只是保暖,而是保命。
這也是昌河州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卻沒有多人過來的原因。
不是這地方不好,是因為不適合人生存。
想要在這生活,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過冬問題。
紀楚選擇這裡,自然因為一個東西的出現。
棉花。
放在曲夏州,棉衣的出現,可以讓三四個月的冬日裡,百姓們可以出來活動。
做工也好,生活也好,不至於三四個月里都局限在家中。
而在昌河州,則可以讓百姓長達七個月的寒冷天氣里,同樣可以出門。
一年到頭來,五個月儲存過冬食物,七個月過冬。
這種情況之下,日子能過得富裕才是怪事。
一個地方的經濟,甚至一個朝代的興衰,跟氣候有很大關係,這點已經很多研究人員證實過。
可新作物,新工業的出現。
卻能靠人力一定程度改變這些。
或許這就是人類文明迷人的地方。
而與此同時,平臨國的內地太擠了。
地少人多。
再加上良種出現,許多工業作坊園的出現,接下來幾年裡,必然會人口爆炸式增長。
按照朝代興衰規律,已經有三百多年建國史的平臨國,確實也到亂的時候。
再有上面的原因,肯定會因為地少人多打起來。
除非,有容納那麼多人的地方。
昌河州一帶,就是最好的地方。
或許這裡還不夠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