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就像紀楚不會攬良種的功勞一樣,朱大人同樣跟大家介紹,謝主簿在裡面的作用。

「下官是在州城郊外田地試種。」

「謝主簿則在安丘,沾橋兩地試種,這是兩地的產量。」

紀楚跟李師爺朝謝主簿微微點頭,他們都是老熟人了。

而謝主簿這裡的糧產,跟州城這邊相差無幾。

最高產量為四百三十一。

均產則為四百零六。

均產少的原因是,安丘沾橋兩地的試驗田品質不一,所以區別有點大。

但從最高產量看的話,說明這種子甚至還有進步空間。

這個好消息,讓所有人更加高興。

三個地方同時實驗,得出來的結果都很好,只證明一件事。

這個良種,能用!能推廣!

但凡家裡有田地的人,這會都站起來了!

他們想要!

眾人目光看向廖知州跟紀大人,就看他們兩位大人的想法了!

而這件事,廖知州跟紀大人,還有戶司卓主事都要商議,最後道:「良種如何分配,等今年的夏稅過了再說。」

正值夏收,事情那樣多,哪有工夫說這個。

這也是。

五月份,正是夏收時節。

就連工業作坊園做工的人都少了。

邊關修城牆的人也回來了。

不管如何發展,糧食依舊是最重要的。

夏日炎炎,灼熱的天氣似乎影響每個人的心情,都是火熱的。

良種的消息傳開,讓各地農戶們更加興奮。

一畝地多產幾十斤麥子啊。

還有這種好事?

城郊一個叫葛輝的農戶,下意識道:「肯定有啊,咱們曲夏州的好事,什麼時候沒兌現過。」

他這麼一說,周圍鄰居紛紛點頭。

沒錯,他們曲夏州的好事,件件都做成了。

就拿他們城郊村子來說,日子好過了不知道多少倍。

以前提起曲夏州,那就是窮,沒錢,偏遠。

現在呢?

完全相反啊!

尤其是葛輝家,他自幼沒爹,老母親做針線把他養大,長大之後就跟著車行拉車。

家裡窮的,就兩間破瓦房。

這葛輝做夢都想置地買房,好讓老娘安享晚年。

但沒辦法啊,家裡沒地,他也沒什麼本事,更是大字不識,只能做最苦的拉車活,幫州城的商戶們運貨扛貨。

可葛輝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不過是一時賣賣力氣。

時間一長,乾的活都不夠買藥錢。

想歸想,也什麼辦法,大家都這麼來的。

至於娶媳婦兒?他更沒考慮過這麼美的事。

只是有一天,他娘剛做針線的那家鋪子說,如今有個叫棉花的東西很好的,讓她買一些,可以給冬日裡拉大車的兒子保暖用。

實際上葛輝知道這個東西,在他娘打聽棉花的時候,他已經從安丘縣運完油菜籽回來,跟當地人買了兩件棉衣。

他跟娘一人一件。

天冷做針線,也要穿得暖和點。

因為是在棉花產地買的,所以價格並不貴。

而且現在州城活多,需要拉車的商戶也多,連帶著他們的工錢也水漲船高,所以葛輝買得起。

當時他還跟母親感嘆:「來咱們州城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可以好好掙點錢,說不定能買田呢。」

買了田地,他農忙了種地,閒下來繼續拉車的,肯定能攢點家底的。

母親年紀越來越大,不能讓她再做針線了。

事實上,葛輝母親不僅繼續做針線,還學了怎麼用縫紉機,雖然學得比較晚了,但她上手快啊,畢竟有幾十年的經驗了。

之後葛輝母親姚秀蘭被州城鋪子專門請去教學,每個月都有很多外地的繡娘過來學習縫紉機的使用方法。

這活遠比當初做針線輕鬆多了,掙的錢也多了。

而且姚秀蘭很是和氣,很多繡娘指名要她來教。

葛輝震驚於母親的厲害,不過他也沒空想別的了,因為州城的活真的太多了啊!

他跟兄弟們根本做不完。

前幾年,一天工錢三十文就不錯了,路上吃喝能湊合就湊合。

最近一段時間絕對不行。

一日八十文工錢不說,路上吃喝還不能差,住的地方也不能湊合。

否則他們就不幹了!

去其他店鋪做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