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紀楚的名字, 官場上誰還不知道?

今年不過三十,已經是皇上欽點的曲夏州從五品的通判!

要說原化州知州為正五品,不該對從五品的官員如此熱切。

可通判這位置又不一樣。

像各地的知州知府, 基本是職官,也就是經由吏部推薦,看哪有缺漏給補上。

而通判這個位置不同。

其實看通判的職能,大概就能了解了。

各地通判,基本為從五品。

最重要的職責有三。

一,監察州府長官。

二,分管兵馬。

三,掌管州內糧運,家田,水利。

雖說通判具體負責什麼,各朝都會有變動。

但在平臨國,已經能看出厲害之處的。

而且這職位更多的是監督職能,基本是皇上欽點,去監督各地官員的。

通判的奏章可以直達天聽,不用其他部門再審。

大白話說,這是皇上派去各地的眼線。

所以即便知州的官職比通判高,那也要客客氣氣的。

可即使客氣,那也該是各地知州知府,對自家的通判客氣。

這原化州知州,為何又要對曲夏州通判客氣?

原化州衙門眾人笑:「也不看看他什麼年紀,更不看看人家結交的朋友都是誰?」

「還有,人家可是被點名參加新皇登基大典的!」

雖然漳啟皇帝的登基儀式比較簡陋,那也是多少官員夢寐以求,想要參加的啊。

紀楚人還沒來。

他在京城的好友關係,基本被扒了個乾淨。

如今皇上身邊的紅人,不到四十歲的薛明成已經是吏部右侍郎,上趕著要讓紀楚領功,聽說在曲夏州的時候,兩人關係就不錯。

再說最年輕的內閣成員許義許大人,之前得太子重用,現在得新皇重用,也是紀楚之前的上司,這次出獄極快,還能洗刷清白,就跟紀楚有關係的。

當年紀楚在曲夏州永錦府的棉花買賣上差點出事,也多虧了這位戶部左侍郎開口澄清,聽說這位等戶部尚書一退,他就能立馬接任!

文官有這兩位,紀楚的前途還用想嗎?

偏偏武官那邊,人家也有人脈。

廣寧衛的鄧家父子,以及西北常備軍岳將軍,都領過紀楚的恩。

十萬棉衣的事,有誰還不知道?

更因為這些,各地將領面對紀楚,都是有好感的。

再看看人家的個人能力,還用得著講嗎。

巴結他,就是巴結以後的前程。

聽說新皇登基前後,總是找紀楚閒談,朝中幾項新政,也基本跟他們閒談的內容相關。

其中一條,就是讓滇州府一帶尋找其他棉種。

以及讓沿海船隻多尋新糧種。

不出意外,新皇會在糧食產量上大做文章,找到更多好良種。

這點已經有專人負責了。

而紀楚領到的新政,則是發展軍備。

新皇讓他以數科聯盟為基礎,大力發展武備。

讓他領曲夏州通判,更是為了此事。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紀楚通判的位置,只是暫時的。

再看看人家的升職速度,六年前,還只是從七品的縣令。

如今都是從五品的通判了。

焉知再等六年,人家又會是什麼職位?

「所以咱們知州上趕著巴結啊。」

「這話說得,你不想巴結嗎?」

「想啊!」

紀楚一行,五月底離開京城。

緊趕慢趕,在六月初九,便到了原化州州城。

按照原身的記憶,其實他也沒來過幾次這裡,只有當年鄉試時候在州城住了兩個月。

那兩個月對原身來說,幾乎心力交瘁,考試之前的緊張,考上之後的歡喜,以及要不要立刻做官的抉擇等等。

對於一個無甚依靠的年輕人來說,實在太難了。

紀楚認為,原身的離世,跟這些悲喜交加也有緣故。

他到州城之後,人還沒坐穩,就被知州等人請去應酬。

當地不少官員鄉紳,排著隊要跟他交際。

紀楚看得好笑,見面可以,吃頓便飯也可以,再多的就不行了。

在州城稍稍休整,紀楚按照原身的記憶去買了不少東西。

原身想給母親買的金簪,給父親買的好布,以及專門給兄嫂一家添置的廚房物件,還有兩頭耕牛。

二哥二嫂同樣如此,下面三個子女各有禮物,更有小侄女提過的州城糕點。

三姐三姐夫日子好過一些,主要靠三姐夫平日裡會去做貨郎,紀楚專門買了幾雙好鞋,又給她家即將出嫁的大女兒添置嫁妝。

這些東西,都是原身在州城時日思夜想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