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想考上功名,回報家裡人,如今也算達成心愿。

紀楚最後又買了不少文房四寶的,到時候給家裡孩子們用。

樂薇的娘家那邊,她四個姐姐都已經嫁人,唯獨剩下六弟跟六弟妹,再有樂薇的爹娘。

各家東西都買齊全了,紀楚才準備回村里。

李師爺那邊也在採買,但他買的東西並不算多,主要是給他娘子買的。

州城眾人見送禮不成,只好親自過來幫忙收拾行裝,希望能給紀大人留個好印象。

不過看到紀楚穿著平常的衣物,忍不住提醒他:「紀大人,衣錦不還鄉,猶如錦衣夜行啊。」

紀楚聽了笑:「回鄉看看而已,並非衣錦還鄉。」

這還不算嗎?!

您可是通判啊!

放在京城都數得著,何況在他們原州府,何況在下面的豐撫縣?

紀楚並不敢領這些虛名,更多只是想幫原身盡孝。

不管怎麼說,原身都死在科考,以及赴任的路上,不值得太高興。

其實紀楚若不來,那不管紀家還是樂薇,日子都不會好過。

這也是原身對他極為感激的原因。

紀楚跟李師爺再次啟程。

身邊跟著的差役跟書吏,多是曲夏州人士,來到原化州之後還道:「說原化州沃土千里,竟然是真的。」

現在為六月份,這裡也是收麥子的季節,大片農田的百姓都在收糧,一片豐收景象。

原化州,豐撫縣,紀家村,便是這次回鄉的最終旅程。

紀楚他們在州城採買好物件之後,一路直奔目的地。

而此時的紀家村,紀楚家中,早就被十里八鄉,以及縣城的官吏們圍得水泄不通。

在得知紀楚已經到州城,並且不打算在縣裡停留之後,縣裡的官員便親自來到紀家,又是幫他們修補房屋,又是幫他們鋪設道路的。

短短几天時間,就差把紀家村全都給返修一遍。

事實上也不用如此。

因為這些事,前任縣令已經做過了啊。

之前那個縣令得知紀楚去往曲夏州州城當官之後,還很受當地知州信賴,便讓下面人好好照顧紀家。

不說平日裡應該給舉人家的米糧俸祿,就說紀家種田需要買種子,用耕牛,縣裡也是能幫就幫。

不只是他們,十里八鄉的鄉紳地主,見了紀老爹紀老娘,都要喊一句老爺夫人的。

兩個老人家十分無奈。

他們都是種地的,還什麼老爺夫人。

再說孩子在外面做官,肯定很辛苦,他們絕對不能做有損他官聲的事。

所以紀家人在老父親老母親的堅持下,該種地種地,該送孩子讀書送孩子讀書。

在條件一般的紀家村,他家孩子可都是讀過書的。

能不能讀下去,就看大家的天分跟堅持。

他們村出了個紀楚之後,周圍幾個村子的人家,都開始送孩子去念書。

全都指望自家再出一個紀楚。

看看人家逢年過節送過來的東西,再看看老爺們都沒用上棉花時,他們全家都穿上了。

更不用說紀楚升官之後,娘子陶樂薇開了作坊之後,每年送回來的銀子,足夠把家裡修繕一番,更能改善大家的生活。

不說這些了。

只講如今是納糧的季節,可紀家根本不用交田稅,誰讓紀楚是當官的,田稅自然免了。

這樣的日子已經足夠讓大家艷羨。

再等紀楚娘子陶樂薇回來,眾人才知道,紀楚都去京城了!

那可是京城!

眾人問樂薇:「你家相公是去京城做官嗎?」

陶樂薇只答:「有些差事要過去,例行公事。」

她說得低調,大家也沒多想。

可消息再傳過來,就是紀楚又升官的信息。

又升了?!

新皇欽點,還參加了新皇的登基大典?!

那可是皇上啊。

皇上都誇他的!

整個豐撫縣幾乎炸開鍋。

當地官吏流水般的禮物都送過來,就是紀家不收,才改為給他家門前修路,給村里修路。

以至於紀楚回鄉的時候,還夸家鄉道路不錯啊。

但他跟李師爺也犯嘀咕。

之前似乎不是這樣的?

不管是不是這樣,修路鋪橋都是好事,確實值得鼓勵。

康絳元年,六月十一,久別家鄉的紀楚終於回來了。

他們路上低調,根本不知道家裡是什麼情況,所以在到家時,還以為自己進錯門了。

這門口的馬車轎子怎麼那樣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