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封准許火器重啟的文書。
這封信並無日期,但落款竟然是漳啟皇帝。
五王爺還未上牌桌,已經自稱帝王。
這封信是五王爺的投名狀。
拿著這封親筆信,紀楚上可告知太子一派,讓他們提防五王爺,下可威脅這位,讓他不再生事。
又或者幫他完成心愿,從此火器重啟再無阻礙。
只看紀楚此刻的想法。
五王爺,好魄力。
薛明成上前一步:「縱觀平臨國三位皇子,唯有五王爺可行。」
他一直都是五王爺的人,甚至許大人都知道一二。
當年消息靈通不說,還不站隊,更是滑不溜手。
他這樣的人,早就認準五王爺。
只是太子根基太深,先皇壓製得又狠。
他們以為此生無望,只能暗地裡做點事。
而且太子寬厚,等太子殿下登基,還會給五王爺機會,讓他重整軍備,再次被重用。
沒想到,就在他們認命為太子做事的時候。
老天又給了機會。
倘若這次再不把握住,那就太可惜了。
紀楚不是他們唯一在招攬的官員,但卻是名冊上最重要的人。
這位見識本事都不俗。
讓他站隊五王爺,則此事必成。
薛明成少見激動:「紀大人,以你的聰明,肯定能看出來,京城的劫難才剛剛開始。」
「多猶豫一分,便多一個人受苦。」
就在薛明成還要再說時,紀楚家門又被敲響。
這次是沈通判的家丁前來,家丁面帶惶恐,直接道:「紀大人,我家老爺請您前去議事。」
「是許大人,許大人被二王爺扣下了。」
「說要治他殺頭的死罪!」
第83章
紀楚去沈通判家中的時間, 已經分析出曲夏州勢力的大致情況。
州城衙門大部分人,基本是許大人留下的。
而許大人屬於太子舊部,這點毋庸置疑, 在太子臨走之前,對他一直重用。
這些人以沈通判為首, 都可以說是太子黨羽。
剩下的一小部分, 甚至可以說中堅力量,竟然都是不聲不響的五王爺手下。
在太子出事之前, 他們甚至也是太子的人。
但如今那邊出事,五王爺的人便立刻涇渭分明, 開始自己的謀劃。
這確實是個好時機,倘若五王爺想要成事,不把握此刻,那以後更難達成。
畢竟迄今為止,五王爺都不算是好人選。
倘若以情理來說,二王爺是正當人選。
只是他太過荒唐, 多數人都不贊同, 所以推世子上位, 也算勉強合乎情理。
只有五王爺。
無論哪裡數,都輪不到他。
可偏偏他不僅有這個心思, 甚至敢直接以皇帝之名, 給他寫火器重啟的文書。
這便是表明他的態度, 不成功便成仁。
以此推斷, 京城中的「三股勢力」已經暗潮湧動。
太子一脈必然推選世子, 爭取在三月登基,讓大事定下。
到時候就算二王爺心裡轉變,他們也有轉圜的餘地。
時間拖得越久, 二王爺那邊必然會起心思。
而二王爺身邊的人,肯定也在活動。
第三股暗潮,那就是五王爺的人手。
他既不占人多勢眾,更不占禮法。
但要說毫無優勢,那也不對。
五王爺今年三十六,年富力強,比九歲世子登基顯然更靠譜。
比之二王爺,能力更是靠譜不少。
而且廖知州跟薛明成都不是蠢人,能讓這兩人追隨,還在這種關口暴露身份,確實不容小覷。
總結來講,五王爺身份不合適,但其他方面,卻意外契合現在的情況。
但不管怎麼說,在局勢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就敢以皇帝自居,要麼狂妄自大,要麼頗有自信。
更重要的,是拉攏他。
用這個堪稱把柄的文書拉攏他。
紀楚嘆口氣。
看來五王爺勢力確實單薄,為了拉攏他這個遠在千里之外的「潛力股」,都敢如此破釜沉舟。
難道裡面還有他不知道的事?
紀楚頗有些頭疼。
在曲夏州,乃至隴西地帶,他都能洞察情況。
偏偏就是京城,他甚至自己都沒去過,何談消息來源。
這種兩眼一抹黑的情況下,實在難作判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