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製品,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還要有穩定性,更重要的是大批量生產。
要滿足這幾個條件一起達成。
別問怎麼做出來,反正他就是要。
幾位煉鐵相關的夫子都想抬腿走人了,也就看在紀楚的面子上直接道:「看看你這爐子,根本做不成的。」
「是啊,說要煉鐵,哪有那樣簡單?」
「爐子不夠大,設計更是差勁,溫度根本達不到。」
「想要好鋼材,從第一步就沒做對啊!」
「其實還有個問題,那些鐵製品本身的硬度沒問題,主要是焊接時問題比較嚴重,要改變焊接方式才行,只是還沒找到好辦法。」
眾人七嘴八舌講著,已經在說如何搭建最先進的冶煉廠,還指出彈花機上也缺少這樣的好鐵。
更有人在計算,如何才能達到最高效率,怎麼設計才是最合理的。
提高冶煉技術,改進如今的冶煉爐,他們肯定可以的,紀楚對此非常有信心。
畢竟後面還有一整個計算團隊,根本不是問題。
現在先提高冶煉跟焊接技術。
等到年後,就能研究煙花了吧?
煙花跟槍炮,他們都能造出來!
第79章
時間進入到九月。
算起來, 紀楚一家來州城也有一年半的時間。
往年這個時候,陶樂薇跟李娘子都會收拾出去年的冬衣,縫補拆洗, 給一家人做衣裳。
但今年少了紀振跟李紋,就少了很多事情一般。
樂薇安慰著李娘子還道:「他們把去年的幾身冬衣都帶過去了, 應該沒那麼冷, 還有兩件皮衣皮靴,應該沒事的。」
李娘子自然知道, 可一想到孩子在那麼遠的地方,便忍不住落淚。
說到最後, 兩人乾脆去製糖作坊去忙,也算把這些事給忘了。
走到街上,已經有人穿上薄棉衣。
在曲夏州這,各種棉花製品出的五花八門。
厚的薄的,應有盡有。
聽說隴西其他地方,似乎也有種成的, 但平臨國棉花產量最高的地方, 還是他們這。
還有一些商賈直奔沾橋縣, 那邊則是最大的棉被服生產地,訂單接的手軟。
再加上來來往往運送油菜籽的車隊, 讓曲夏州州城更加熱鬧。
兩位娘子去了製糖作坊, 裡面還有訂單在趕製。
現在做糖已經不再集中六七月份, 幾乎全年都有單子, 誰讓如今的蜂蜜越來越多。
正好碰到安丘來的車隊, 幾人還打了招呼。
那車隊人道:「這段時間怎麼沒見紀大人啊。」
以前來製糖作坊的時候,偶爾還能碰到,最近一段時間, 根本見到人呀。
樂薇笑著道:「你要是去工業作坊園應該能見到他。」
「或許去工司冶煉處,幾乎就在這兩邊忙。」
因為要改進煉鐵的爐子,所以帶著人一邊設計一邊建,這般著急,說是以後能幫振兒。
這事知道的人不多,樂薇更不會說出去,就連李娘子都沒多講。
在曲夏州建鋼材廠,如何能幫遠在廣寧衛的侄兒,樂薇並不知道,難道是做兵器?
可這麼遠的地方,人家那邊也有做兵器的地方吧。
但陶樂薇對相公很有信心,他們只要照做即可,不需要多問的。
話是這麼說,她跟李娘子還是要收拾點東西給孩子們寄過去。
聽說廣寧衛比曲夏州還要冷,必須多送點東西。
至於其他的,就看相公的了。
紀楚這會確實在冶煉處,沒穿官服,而是換了窄袖勁裝,擦了頭上的汗。
為了設計爐子,他們幾乎日日跟各種爐子接觸,看起來灰頭土臉的。
正式接手冶煉處半個月,紀楚基本召集了本地所有鐵匠,以及數科懂得冶煉的夫子。
不僅如此,再有數科聯盟做後盾,又匯集能找到的所有技術。
有了這些之後,就到他們融會貫通的時候了。
紀楚有思路,其他人有技術有能力,大家埋頭在冶煉處做事。
以至於不少人都覺得,怎麼突然聽不到紀楚的名字了?
自從他第一次到州城,便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尤其是官場上,他的名字說是如雷貫耳也不為過。
曲夏州每次有轟動的大事出現,肯定有他啊。
今年棉花標準出來之後,幾乎能滿足各類人的需求,所以棉花市場尤為火熱。
那永錦府的織造戶們日日都在。
這種情況下,還是不見他的蹤影。
總不能因為他的名聲過於響亮,犯了忌諱吧?
那也不應該。
給廣寧衛趕工那十萬棉衣棉褲,足以讓兵部出身的新知州很喜歡他啊。
難道得罪了沈通判?
更不會啊,沈通判為許大人的舊部,對紀楚更沒的說。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