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縣令感觸最深。
他有成立棉被服作坊的想法,就是知道這東西是日常必需品,更因為自己喜愛,所以天然嚮往。
隨後的事情,就不受他控制了。
因為他就是被紀大人帶飛的!
根本不用動腦子好嗎!
顏縣令的想法先放一邊,要說生活改變最大的,則是棉被服作坊的女工們。
從開始到結束,一共有近兩千女工接受了縫紉機的培訓。
她們多是沾橋縣本地人,知道縣城作坊招工後,就陸陸續續趕到。
其中一個叫魏春雨的女子就是第一批來的。
跟她一起去的,還有嫂子跟娘親。
要說縫紉的技術,她在三人裡面最差。
可學怎麼用縫紉機時候,十六歲的她卻是機靈。
大家都是懵懵懂懂地跟著幹活,第一件縫紉機做出來的棉衣卻讓眾人都在驚嘆。
太整齊了,讓她用手縫,一輩子也縫不出這麼整齊的針腳啊。
要說她家的情況,其實很不好。
她爹跟她哥早些年去世,家裡只有娘親,嫂子,還有下面三個侄子侄女。
倘若不是紀大人到了沾橋縣,還給她們家發冬日扶濟,她們一家人肯定早就賣身為奴,成為別人家的婢女小廝。
熬過了最難的幾年之後,她們家一直在衙門的扶濟名單上,逢年過節都有人過來看。
不僅如此,分田地的時候,更沒忘了她們家。
有了地,有了人撐腰,日子漸漸好起來。
但不管怎麼說,她家比其他各家過得還是差一些,誰讓她那會其實也是半大孩子,全靠娘親跟嫂子支撐家裡。
現在好了,她縫紉機用得好,也能幫家裡做事了!
剛開始進去的時候,縣令就說了工錢,從開始學縫紉機開始算錢,但每日只有五文錢,管吃住。
等正式開始幹活之後,每日二十文,每做成一套棉被服還有三十文的計件費。
這讓手頭快的她最開心了。
只是娘親不適合這裡,先回家照顧侄兒侄女,自己跟嫂子一組,嫂子備料,她用縫紉機。
她倆合作,每日能做快兩套衣服!
兩人加起來,一天能賺七十文,折合起來,一個月差不多二兩五錢銀子!
要知道,這可是純收入。
因為被服作坊管吃管住,錢全部都能攢下來。
而且負責作坊的女管事還道:「給廣寧衛做的棉被服利潤低,故而計件費不高,以後會根據被服價格提高價錢的。」
魏春雨已經很滿足了。
主要她還覺得,好像學到怎麼用縫紉機才是最關鍵的?
反正在被服作坊三個月,她跟嫂子帶了七兩五錢的工錢,還有一兩多的補貼回去的。
但剛到家還沒坐穩,就有同村的富戶找過來。
這些富戶之前可是從來不會搭理她們家的。
現在找來,則是受人之託,想請她跟嫂子去永錦府教人使用縫紉機。
不僅包來回的路費,還有村長媳婦她們帶著,絕對保證安全。
說是過去一個月,就有十五兩的銀子拿!
十五兩?!
這麼多?
「誰讓你們會用縫紉機,全天下也就不到兩千人會用。」
「若是能去江南巴蜀一帶,那一個月能拿三十到五十兩呢。」
不過她家不太合適,那些出遠門的家裡,基本是父兄帶著的,更為安全。
她們家去趟永錦府也就差不多了。
魏春雨一家說要商議商議,但已經心動了。
只要去個兩個月,回來便能修修房子。
還好她家沒有答應得那麼快。
因為沾橋衙門的差役下來說:「但凡有人請女工去其他地方教學的,必須在官府登記在冊,保證大家的安全。」
「到時候由官府組織護送。」
「各地請老師的價格不一,大家注意甄別。」
說著,還說了去往各地的費用。
其他的先不看,但要是去永錦府教人用縫紉機,一個月至少二十兩,普遍價格則在三十兩上下。
多少?!
二十到三十?!
同村的富戶說十五兩?
肯定是在騙人啊。
還好她們沒答應,否則就吃虧了。
現在十月份,魏春雨跟嫂子已經從永錦府回來了,拿著五十兩銀子回來的。
修房子!
把方子修得舒舒服服地!
她家開始修繕房屋時,也跟風買了掛鞭炮。
聽著鞭炮噼里啪啦的聲音,別提多高興,她的家真的越來越好了,娘跟嫂子還給她留了嫁妝錢,說都是她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