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可廣寧衛的士兵們卻在翹首期盼。

隨著一批批棉衣運送過來,越來越多的士兵已經知道這件事。

雖說現在才七月份,可再過一個多月,他們這就要冷了啊。

聽說在九月之前,所有棉衣都能運到廣寧衛,還會發給他們每個人。

從去年開始,不少人就聽說過棉衣的事,是鄧將軍的三公子寄過來的,數量不多,只分給了有戰功的將士。

就那十幾件衣服,多數人肯定見不到。

可但凡穿上的,一個冬天都不捨得脫下來。

別說什麼髒不髒,換不換洗的,能保命就行。

其中一人還說過:「冬日裡,這跟盔甲一樣重要。」

冬衣跟盔甲一樣重要,這個話確實沒錯,看來這東西確實不錯。

不過又有消息傳來:「京城那邊說,富貴人不穿棉衣,棉衣俗氣。」

此話一出,引起廣寧衛大夥哄堂大笑:「俗氣?貂絨不俗氣,你穿得起嗎。」

「大俗人還怕俗氣,簡直笑話。」

「凍死你算了,還俗氣。」

所以那些亂七八糟的話,根本影響不了廣寧衛士兵對棉衣的嚮往。

更影響不了鄧將軍的決定。

鄧將軍想辦法從太子那撥到銀錢,然後讓心腹前去探探路。

沒錯,董千戶只是去探路的。

真正派去談事的,應該是他三兒子鄧成,想借著兩人的私交多買些棉衣。

誰料他預備的後手根本沒起作用,只派去一個董千戶,十萬棉衣的事便談成了。

這讓一向受挫的鄧將軍,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轉運了。

如果自己在京城的事情也能這般順利,那就好了啊。

鄧將軍的大兒子直接道:「爹您就別做夢了,太子殿下對火器一貫有偏見,您又不是不知道。」

鄧將軍摸摸鬍子:「話是這麼說,萬一呢。」

有了火器,還怕北邊那些人嗎。

他們把野獸捕盡了,能砍的樹都給砍了,沒有活路了,就盯上關內?

廣寧衛辛辛苦苦發展幾十年,不是給他們摘桃子的。

「不提火器的事了,咱們這次欠紀大人的,聽說為了給咱們做棉衣,又是得罪隔壁,又是抓緊研究出縫紉機。」

「這般恩情,鄧家,廣寧衛,務必都要記住。」

這不用說,隨著棉衣運到倉庫了,整個廣寧衛都知道紀楚的名字。

更知道他為了遠在千里的大家都做過什麼。

大冬天的出去作戰,誰穿得暖和,誰的戰鬥力就強。

等全軍都有了棉衣棉褲,還會再怕關外的人打過來嗎?自然不怕的。

廣寧衛這個地方,聽名字就知道是守備軍駐紮之地,自古就是衛所。

所以在這生活的百姓,不是士兵,便是士兵家眷。

當地人自然掛心軍中的事,也自然會感謝為他們爭取棉衣的紀楚。

一想到今年冬天能穿到棉衣,全家都是開心的。

甚至有人道:「那邊今年還有新棉花,以後普通人說不定也能穿上呢。」

「不知道價格怎麼樣。」

「好像不會太高,如今棉花分了甲乙丙丁四個等級,咱們普通人買最差的就行啊,反正都能保暖。」

「是這個道理。」

等到董千戶的書信送過來,鄧將軍父子先是高興,隨後傻眼了。

屬下說最後一批棉衣已經在路上,路上走得很快,他們會在八月底九月初就到廣寧衛,望將軍放心。

而且棉衣的銀錢也都已經付清,絕對沒有問題云云。

這些還在意料之中,鄧將軍只是點頭稱好。

可接下來話鋒一轉,說是紀大人的親侄兒,以及師爺的唯一兒子,都跟過來了,說是要參軍打仗。

先是介紹兩人的情況,還說了兩人來的過程。

鄧將軍的大兒子拿過信件,眼裡都寫著問號。

這合適嗎?!

他們還在想怎麼感謝恩人呢,就把恩人的親侄兒給拐過來了?!

而且還是兩個。

饒是淡定的鄧將軍都有些坐不住。

不說別的,就這一路過來,這兩人能堅持下來嗎。

董千戶還說他們走得很快,還要提前回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