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經過這事,跟紀楚之前那點摩擦徹底不見,雙方關係越來越好。

說起來,只有看不清形式的馬家在這裡面消失。

永錦府里的紡織行當競爭本就激烈,出了這事之後,各家都想分一杯羹,自然把馬家吃得差不多。

至於從中獲利的丁家,則更加謹小慎微,生怕自己也飄了,步入馬家的後塵。

丁家面上低調,但手裡的白疊子卻已經織好了。

用紀大人的話來講,便是古法傳承,匠心獨運,工藝精湛,純手工製造。

總之一句話,市面上絕無僅有的好料子,前朝宮裡什麼樣,我們家白疊子便什麼樣。

那五十斤棉花,一共織了十五尺的白疊子,連半匹布都不到。

但其手感之妙,但凡見過的人,都忍不住誇讚。

聽說還沒織出來,就有人預定了。

畢竟整個平臨國,也就這麼十五尺的料子,做件稍微複雜的衣裳,也就用盡了。

是誰買的,丁家一直沒講,要價多少更是秘密。

只看丁家的表情,便知道利潤多少了。

之前馬家開價最低也是八百兩一匹,這價格已經不少,看樣子比這還要誇張。

也就紀楚跟這事接觸得深,而且丁家跟沾橋縣也有合作,知道真正的價格。

說是京城一戶人家買的,十五尺的布料,給了三千兩銀子。

紀楚聽到這個價格的時候,都感覺錢不是錢了。

三千兩?

開什麼玩笑呢。

又聽說買白疊子的人是為了送禮,這便可以理解了。

世上絕無僅有的十五尺料子,用作送禮再合實不過。

紀楚稍稍搖頭,這就是奢侈品行業嗎,一點點東西就能賣上天價。

不過這也能看出來,倘若棉花真的放開了賣,普通人絕對是買不起的。

還是按照等級定價最合適不過,想買貴的買貴的,同時給平民留下活路。

不過永錦府算是被白疊子刺激到了。

等到今年曲夏州棉花收穫,肯定是要買甲等棉花,還要請求沾橋縣的認定,在白疊子上大賺一筆。

永錦府的商賈們肯定會默契抬高價格,這就不用紀楚擔心了。

到時候甲乙丙丁四種等級的棉花,價格差距會越來越大。

時至今日,棉花的價格才算真的穩定下來的。

永錦府的力量功不可沒。

而永錦府那邊,不僅在等曲夏州的棉花,還在等他們的縫紉機。

從五月份,縫紉機大放異彩之後,永錦府的織戶們蜂擁而至。

一直到如今的七月份,幾乎全國各地的大織戶都已經來了,目的都是縫紉機。

不管在他們那適不適用,先買回去再說。

其中以巴蜀江南最為迫切的,他們都是傳統的織造產地,對這種事肯定更敏銳。

小宋訓導最近忙的,便是這件事。

各地訂單加起來,已經預定了三千台,再多的就不給預定了,等這批訂單清完了再說。

縫紉機的定價也不算低,一台的價格在五百兩,別說還價了,就算加價,那也排不上訂單。

之前拼命給沾橋縣做縫紉機時,多個作坊一起作業,一個月差不多能有五百台。

但現在情況不同,情況既然不緊急,而且還有新作坊的事要忙,現在一個月頂多做三百台。

有人問這十幾個作坊:「有錢怎麼不賺啊,多做點多賺錢啊!」

這些作坊異口同聲:「做那麼多幹什麼,太累了啊。」

錢沒有命重要。

趕工?那是不可能的。

其他人只能等工業作坊園建起來,那樣別說一個月五百台,一個月做一千台,都是有可能。

估計也因曲夏州這邊造得太慢,故而全國各地的民間作坊都在發力。

尤其是經濟發達的幾個府,都在成立相同的部門。

大家不約而同地,都在打聽,自家有沒有數科聯盟的數學學者,能不能請到他們那做官,也好帶著本地數科作坊一起研究新玩意。

雖然大家都在起步階段,但能起步已經很好了。

如果說之前還有跟風的趨勢,現在能留下來真正成立數科作坊的,則是認真研究了。

紀楚聽著各方的消息,也把心放在肚子裡。

同時對以後的武備研究充滿信心。

有這麼多數學大佬,害怕研究不出來好用的火炮?

小宋訓導根本不知道,他的縫紉機單子還沒做完,新訂單就要來了,而且這次的新訂單比縫紉機還要可怕。

到時候催他的,就不是各地商賈了,而是各地的駐軍?

其他地方的駐軍暫時不知道情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