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說的小竹節炮,比火銃短一些,顧名思義那槍桿跟竹節一般,應該是為了適應火藥,做的調節,槍口為喇叭形,整體不大,有點像是近身作戰的武器。
剩下還有五花八門的設計,先不管實不實用,反正想像力是足夠了的。
要是有人看了這冊子,還能說老祖宗沒有想像力?
應該就是平臨國當年戰爭結束得快,這些火器發展便戛然而止,另一種程度上來講,也算好事?
而且現在再被翻出來,大概率也是本國有戰爭風險。
整整一天,紀楚都在廖知州這裡欣賞早期火器的圖冊,看得他意猶未盡,確實有意思啊!
誰說他們搞出火藥只會放煙花啊!
煙花跟火器他們都要做。
看完之後,廖知州感慨道:「這就是本官想做的事,所以必然要朝廷同意。」
確實,都發展重武器了,要是不經朝廷同意,他們這跟造反也沒區別。
廖知州他們一直在等朝廷的消息,只等那邊鬆口。
「其實前兩年就在說了,主要是海上水賊越來越多,那邊的火炮有些支撐不住。」
廖知州說完,紀楚下意識道:「水賊越來越多,是因為商船越來越多嗎,海上貿易增加了?」
「是,最近幾年來買咱們貨物的番邦人越來越多。」廖知州無奈,「水賊有利可圖,自然也多起來。」
再加上廣寧衛那邊的亂子,所以請求研發火器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所以火器重啟這件事,大概率是能成的,就看朝廷什麼時候發話了。
紀楚再看看這個冊子,如今的火器只是初步研發階段,別說成體系了,就連適用的標準都沒有。
如果要研發的話,趕早不趕晚,儘快完善才是真的。
了解完如今火器的進程,紀楚心裡也算有底了,剩下的就是等朝廷點頭。
以後等著火器重啟計劃的人又多了一個啊!
希望這一天可以快點到來。
紀楚從未希望差事能趕緊下來的,他有種自己是天生牛馬命的感覺了。
不過這也是侄兒紀振給他的「壓力」,實在沒辦法啊。
廖知州又寬慰他幾句,說那倆孩子不會出事的,他這才回家,同李師爺,李娘子,樂薇說明情況。
火器的事自然隱下不提,只講了廣寧衛如今的情況。
還有兩人一時半會不會上戰場,沒個一年半載的訓練,更不會讓他們冒險等等。
再加上董千戶的人已經去追了,到時候跟著運送棉被的車輛一起過去,路上也不會出問題。
李師爺嘆口氣:「算了,他們兩個也是跟著咱們跑了幾千里的人,不會出太大問題。」
五年前這倆孩子可是一路從原化州到曲夏州的,其間也兩千多里的路,算是有經驗?
李娘子眼睛紅腫,聲音嘶啞到說不出話,原本開朗大方的婦人此刻只掛念著遠行的兒子。
紀楚這邊也急忙給家裡寫信,他實在愧對哥嫂,不過也跟他們保證,那邊有人幫忙看著,他也會盡力勸振兒回來。
今年還說給他尋門親事,現在好了,別說親事了,人都跑了。
這就是年輕人嗎?
好在七月十四清早,董千戶就派人送信回來,已經接到這兩人了,他們好著呢。
李紋跟紀振並不莽撞,人也機靈。
提前從家裡開溜之後,並未直接前往廣寧衛,而是像紀楚認為的那般,就在途經的驛館等著董千戶他們過來。
兩人趕過路,知道其中兇險,並不會一味冒進。
而且兩人還在驛館裡看到了追風。
原來他倆離開時,追風就偷偷跟上,倘若紀楚真的想找到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也是明白他倆決心已定,這才沒有強行追趕。
董千戶看到他們之後,立刻讓他們回去,但兩人根本不回,只給家裡寫信報平安,還說什麼男兒不展青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這信件看得紀楚眼前一黑又一黑,心裡卻暗自點頭的。
放心吧,你四叔肯定會好好研究火器,讓你們跟廣寧衛的士兵們都健健康康,平安回家。
家裡忽然少了兩個小輩,驟然冷清不少。
好在大家事情也很多,也就不再多想。
最近一段時間,曲夏州州城的事情極多。
樂薇跟李娘子都在忙蜂糖的買賣,現在各地的油菜趨於平穩,蜂糖數量也較為平穩,也算有了規律。
但這個時節正是出貨的時候,大家都很忙。
江南一帶的不少人愛甜食,曲夏州的蜂蜜已經是他們日常食物之一了。
紀楚跟李師爺則在工業作坊園,現在各方的錢已經撥出來了,工司已經在動工建設的,而且農忙一過,招人也比較簡單。
永錦府那邊的道路也開始修繕,直通曲夏州的工業作坊園,不出意外的話,能達成長久的合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