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認可將士們的付出?
這樣解釋的話,好像說得通了,他這般聰明,稍微一說就能明白其中的利害關係。
廖知州給自己找了個合適的理由,更是嘆氣,如果朝中都是這樣的官員,那平臨國一定會更好的。
這也沒錯,紀楚在新知州來之後,大概猜到緣由,再想到廣寧衛的戰事,再看到本地百姓好不容易改善了生活,不可能任由別人踐踏。
等紀楚離開,廖知州把珍藏的另一個物件拿出來,稍稍嘆氣,希望真的能做到吧,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且武備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不僅是武器裝備,還有防禦工事,更有糧草兵馬。
缺任何一環,士兵的戰鬥力都會下降。
更重要的是,像廖知州這種大將,他並不希望打仗。
他跟鄧將軍的想法一致,那就是能不打仗就不打仗。
要把危險防禦在國門之外。
真有了戰事,對他們這些將士自然好,有軍功能升遷。
但能把戰事提前消解,卻更是一種能力。
還是那句話,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想要做到這一點,背後要做的事,可比打一場勝仗容易多了。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平,忘戰必危。
此乃廖知州每日都要默念的一句。
希望他們做的事,能守護好更多百姓,不要參與戰事。
拿著廖知州給的家傳寶劍,出了書房的紀楚跟李師爺都有些好奇,仔細觀察後,就發現上面刻著那幾個大字。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送他們出來的長隨還道:「這是廖家的家訓。」
紀楚撫摸這八個大字,怪不得廖知州如此重視武備。
不過這事還要再等等,朝廷發話了才能做。
畢竟跟軍隊相關,不能自己隨意做主。
不用長隨吩咐,紀楚跟李師爺都不會多言。
見過廖知州之後,紀楚終於要去他辦公地點了!
已經好久沒正兒八經上過班了啊。
先去戶司見了卓主事,卓主事喜笑顏開地:「看,咱們今年的稅收為整個隴西右道第二!」
連隔壁咸安府都不如他們!
這還是咸安府有成品油收益的前提下。
這還是沒有苛捐雜稅,大部分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的前提下。
如此好的政績,讓卓主事萬分高興。
而且真正能造福一方百姓,也對得起自己讀過的聖賢書。
戶司同僚見了紀楚,也在調侃:「這次沾橋縣的被服作坊,收益如何?」
紀楚輕咳道:「等到明年,就能比肩油菜了。」
本來只是開玩笑的同僚們瞬間傻了。
真的假的?!
油菜的稅收有多少,你知道嗎。
紀楚還真的點頭:「知道。」
明年?
「那明年豈不是能超過永錦府。」
「也不會,永錦府到底底蘊深厚,他們的織造行業經營多少年了。」
戶司右都事謝富默默開口:「加上縫紉機的收益就差不多。」
對了,還忘了這個大頭,縫紉機。
要說縫紉機的收益有些複雜。
除去給工匠,數科夫子學生,以及工人,還有成本價格之外。
多數收益自然是歸於州學。
剩下一部分為稅收,另一部分為工司,畢竟也有他們的牽頭去做。
但現在訂單剛下,距離交稅還遠,所以戶司多數人並不知道具體數字。
可戶司右都事謝富卻了解過,再加上最近來州城的買家越來越多,這份稅收太可觀了。
眾人為此高興時,紀楚才道:「既然這樣,工業作坊園的款,是不是能早點批啊。」
???
你在說什麼!
這才六月份,田稅剛剛收上來,還沒到分配的時間啊!
要說曲夏州戶司,每年五月,八月收兩稅,其中以五月的為主。
所以各部門等到他們收好稅之後,就會陸陸續續提交各司需求。
這個司要買多少東西,有什麼事情需要辦,需要多少銀子等等。
比如官學就需要說明自家多少學生,哪個官署需要修繕,科舉考試需要多少預算等等。
其他各司自不用說。
而曲夏州的工司這些年太過低調,每年的預算都要的少之又少,畢竟不做什麼項目不做什麼工程。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