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來本地百姓的日子,肯定會好過的。
麥子一割,就能繼續種棉花。
今年棉花那樣好的銷路,他們肯定會繼續種的。
不止曲夏州,更多棉籽已經在平臨國各地逐漸生根。
不管能不能種成功,都是一種嘗試。
只要多一塊土地能種成棉花,就會一方百姓可以穿上棉衣,這就是值得的。
紀楚覺得休息得差不多了,笑著對小宋訓導道:「走吧,去工業作坊園看看。」
「對了,把你寫的那個一戰成名拿過來,就掛在作坊園裡!當個激勵!」
小宋訓導:就我?我那破字?!饒了我吧!
第75章
小宋訓導的字最後也沒拿過去, 他扭扭捏捏道:「現在工業作坊園還沒建起來呢,等咱們數科的場地建好之後再說。」
雖然主體的數科場地還沒建好,但圍繞一周的其他作坊在陸陸續續動工。
基本都是各家匠人搬到此處。
對他們來說, 如今自家的規模早就不夠用了,正好官府又願意給他們劃一塊地, 這樣再好不過。
圍繞著數科場地去建, 更證明他們的本事。
至於銀錢,各家肯定是不缺的。
自從跟數科合作, 但是這邊的生意都不少。
而且這邊在建新作坊,自家已經在做縫紉機的訂單, 兩邊都不耽誤。
不過這邊的作坊不能自己設計,全都要按照工司的要求去做。
按照工司景大人的話講:「如此大規模的作坊搬移,必須有條理規劃才是,否則以後改建會很難。」
往日清閒的曲夏州工司,早就變了模樣,景大人牽頭去做這事, 務必把紀楚想要的工業作坊園規劃的明明白白。
各家作坊的規模, 以及中間的連接, 還有道路的設置,人員居住的地方等等。
這方面自然有專業人士去參與, 屬於古代版城市規劃。
紀楚之前就知道, 古代的城市規劃已經非常成熟, 現代的下水道, 垃圾收集站, 甚至廁所排泄物的歸納,古代都有系統且科學的設計。
但真的看到工業作坊園的雛形時,還是忍不住感嘆老祖宗們的智慧。
忙忙碌碌的工司眾人看到紀楚, 眼神都變的麻了。
好你個紀楚,人在沾橋縣,州城這邊都因為你忙翻天了!
戶司在忙著驗收棉花標準,並且分發到各處,讓大家都按照這個標準定價。
還有應付各地來請求棉籽的官員。
工司這邊,一會是求他們監督多造縫紉機,現在又來一個工業作坊園!
縫紉機就算了,工業作坊園確實是他們的活啊。
之前幾年不幹活,現在一干就幹個大的是吧!
所以看到紀楚的第一反應是,把手裡的文書推給他:「一起干!這哪是工業作坊園,就跟新建個小城差不多了!」
紀楚摸摸鼻子。
那也確實是。
大家自然是開玩笑。
都當官了,還能參與到這樣厲害的事情當中,大家心中是有幾分驕傲的。
如今的曲夏州,甚至都能跟永錦府齊名,誰人不知他們這裡百姓安居樂業,還發展出這麼多好東西。
這對他們的名聲,家族,甚至前途未來,都是有幫助的。
對於紀楚,大家又怎麼會真的討厭。
「說起來你剛回州城,應該再休息幾天的。」
「是啊,沾橋縣那邊忙的要命吧。」
「廖知州他們肯定等著見你,先歇歇吧。」
紀楚笑著應下,只是看著正在興建的工業作坊園,心裡再次感慨,數學真的開始被重視了。
豈止是曲夏州重視。
隨著縫紉機的消息傳到各地,幾乎所有人都是不相信的,隨後更詳細的消息傳過來。
縫紉機的優劣也並未隱瞞。
一個是成本高,二是耗材大,三是能造縫紉機的工匠也不多。
好處也不用再講了,效率跟準確度,超過很多普通女工。
所以最後縫紉機到底能普及到什麼時候,這還要兩說。
可這件事給大家帶來最大的震撼,還是機器的效率,以及其中數學聯盟的作用。
被大家稱為奇技淫巧的匠人技藝,以及被科舉逐漸拋棄的數科,竟然這麼厲害?
而且那些劣勢,肉眼可見的被慢慢改進。
等於說,這是一個可以成長的機器,至於以後會成長到什麼地步?
多少人都不敢想。
隨著工業作坊園的開建,其他各地的數學家也被重視起來,有的地方,甚至由當地官府扶持,也想讓他們創造奇蹟。
只有要這個趨勢,便是最好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