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不是他的學生嗎!

從安丘縣就一直帶著的學生。

當年童試就是第一,鄉試一次就過不說,考得也不錯。

現在連進士都一次過?!

這也太天才了吧。

但這位天才在京城急得團團轉。

他很想知道縫紉機是什麼,也想知道縫紉機的速度為什麼那麼快。

要不是許大人讓他安心實習,估計早就想回家了。

不過他在翰林院實習,做得也算可以。

畢竟之前在安丘縣衙門做事,也不是白做的。

只是他張口閉口就是,我老師紀大人如何如何,讓同僚們很是無奈。

你都進士了!

還喊一個舉人出身的縣令做老師?

是你正經八百的老師就罷了,人家不是啊。

只是你當初的縣令罷了。

可林元志哪管那麼多,他認定紀大人是他老師啊!

等紀楚的事情傳到京城,縫紉機的消息也傳過來,林元志的同僚無話可說。

怪不得你小子那麼「巴結」紀大人,這種本事的官員,確實少見啊。

於是,翰林院一群「實習生」,沒事就聚在一起聊紀楚,聊到最後,都恨不得外放到曲夏州做事,去那就能見到紀大人了吧?

「不好說,他這樣厲害,估計很快就能調到京里?」

這也是有可能的。

不管以後怎麼樣,現在的紀楚依舊在沾橋縣,到五月底,他基本已經可以離開了。

但來了來了,肯定要回安丘看一趟,看看以前的老朋友。

安丘縣的縣令不必說,對紀楚極為敬佩。

下面的縣丞主簿再看到紀大人,更是無比想念。

大人離開安丘縣,果然有更大作為,現在整個曲夏州都在受益。

期間陶樂薇還去看了製糖作坊,知道一切都好,心裡也很高興。

而羅玉村的弓春榮,他的車隊人越來越多,基本都在安丘縣州城之間來往,平日還能見到。

呼文村的呼寶成繼續開著磨油作坊,也娶了妻子,母親的病症更有緩解。

再有德昌村的蜜蜂張家,通拜村的茶館童家夫婦,魏家鎮的魏鎮長等等。

最後是周韓村的周立新他們,周立新一家,還有一部分人以前是沾橋縣的,前些年才定居在這,如今已經是自己人。

不過兩個縣來往很多,想回老家也很方便。

安丘縣的道路四通八達。

雖說紀楚離開,但各個村鎮都保留了修橋鋪路的好習慣。

如今各家生活條件都好起來,也有餘力去做這些事。

道路修好了,確實方便他們的生活。

安丘縣衙門甚至已經開始修城牆了,還是廣寧衛那邊戰事的原因,給各地都提了醒。

當然還有廖知州的意思。

各地的武備都要重新整頓,尤其是邊衛地方。

從安丘縣離開之後,再次回沾橋縣看了看白婆婆,見她身體還算不錯,也就放心了。

現在的白婆婆一家早就蓋了新房,她就住在最大的屋子裡,今年十五歲的小孫女跟她住一起,每日給白婆婆念各種書。

白婆婆若是有什麼新的想法,也由小孫女記下來,這幾年小姑娘長進了很多,而且這手字也越來越好。

現在白疊子相關的事,也在白婆婆這裡,小姑娘同樣幫著處理,很像那麼回事。

時不時還有衙門的人過來溝通,永錦府丁家更是無有不應。

今年七十八歲的白婆婆,顯然又活出另一種風采。

看完白婆婆,紀楚就帶著娘子回州城了。

蔡夫子夫婦,李師爺夫婦同樣也是這般。

數科幾個學生則留下,繼續照看縫紉機,倘若有問題能及時修繕。

這自然也有銀錢拿,對普通出身的學生來說,是份極好的差事,既有錢還受尊敬,確實比備考鄉試輕鬆,現在誰不知道數科的前途有多寬廣。

當初笑話他們不再科舉的親戚,如今早就變了臉色,爭搶著想要把自己孩子送過來。

可還是那句話。

數科不是誰都要的,如果沒有數學基礎,數學天分,絕對不會讓他們進來。

去年鄉試結束,就有很多秀才想進數科啊,那還不是落選了。

不僅是他們,還有董千戶,紀振,李紋都留了下來。

董千戶不用講,他肯定要看著棉衣棉褲全都做好再說的,後兩個則是跟著幫忙,也算獨立做事。

說起來,紀楚他們也不是不想留下,而是州城事情太多,不能只管這一件。

尤其是跟永錦府的關係。

棉衣一事,再加上白疊子,還有其中搗亂的馬家等等。<="<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