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還在大肆宣揚,紀楚低價收棉是為了討好上司,坑害百姓。
現在不少人回過味。
紀楚低價收棉花根本不是為了自己。
他緊急做那麼多棉衣,還要在七月中旬之前做完,也不是為了自己。
是為了遭遇戰事的廣寧衛。
是為了那裡浴血奮戰的士兵!
之前對紀大人有怨言的百姓羞愧低下頭,隨後更加憤恨傳謠言的人。
給士兵們做棉衣當然更重要啊。
他們這種邊衛地方,最知道敵軍打過來的苦難,那都是士兵們幫忙抵抗的。
而且這價格並不低,還是去年冬日的價格。
現在天氣變暖,新一年的棉花很快就要出來,其實壓低價格才是正確的。
丁掌柜在這三月份的天氣里,突然感覺到一絲涼意。
哦,是馬家要涼了。
多個方面一起,讓他變涼的。
不過他還是好奇,紀大人怎麼能在短時間內,做完那麼多棉衣棉褲啊。
他真的好奇!
第73章
安建三十五年, 三月底。
永錦府織造馬家氣氛極為凝重。
前幾天,永錦府,曲夏州, 乃至隴西一帶都在說紀楚以及曲夏州戶司做得過分。
為了巴結新知州,竟然損害百姓利益, 低價買賣棉花, 而且寧願做俗氣的棉衣,也不賣給永錦府做白疊子。
更有人說, 這是戳穿了紀楚的真面目,還真以為他為百姓, 為普通人考慮呢,原來也是鑽營的人。
與此同時,還有人為許大人覺得不值。
那位剛剛離開,便人走茶涼,
明明是許大人跟永錦府一起商議棉花買賣的事,現在被紀楚中斷。
以前的紀楚, 不是很聽許大人的話嗎。
種種言論, 讓紀楚名聲差到極點。
而馬家在這裡面, 則顯得尤為可憐。
永錦府這邊更是氣惱。
自家為隴西右道第一,還被這樣欺負, 紀楚真以為自己本事頗大嗎。
連府衙對他都有意見。
就算這樣, 馬家還去做那邊的供貨商, 也是商人不易啊。
之後再傳出來, 紀楚急功近利, 不顧實際情況也要獨占十萬訂單,更是讓他的名聲雪上加霜。
就在謠言愈演愈烈之時,京城那邊傳來兩個消息。
一, 去年廣寧衛遭遇戰事,至今還未恢復元氣,這些冬服就是為了他們準備,防止敵軍趁著冬日再來突擊。
二,已經成為戶部左侍郎的許大人說,他跟永錦府並未合作,只是提過這件事,所以紀楚不算忤逆他。
兩條消息的重量級並不在一個維度。
第一個消息更多在民間流傳。
打仗了!
那邊大冬天的,被敵軍突襲!
死了好幾千人!
同為邊關地方,既了解嚴寒,也了解敵軍。
他們前幾年還有匪賊侵擾,豈會不知道打仗的慘狀。
敵軍可比匪賊還要狠啊。
雖說相隔甚遠,但難免有兔死狐悲之感。
再有人說,是咱們西北常備軍都穿上棉衣棉褲,故而廣寧衛士兵同樣也需要,這才找到紀大人。
而寧願背負罵名也不說明情況,則是朝廷一直沒公布打仗的事,故而不好多言。
如果是為了自己謀私,百姓們肯定不能忍。
但若是為了將士保暖驅寒,又是另一回事。
所以短時間之內,民間的風向變了又變。
這倒不能怪普通百姓,大家又不知道內情,也不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
要怪,肯定怪那些隨意帶風向的人。
比如馬家。
如今再看馬家想要高價搶走士兵們的棉衣,只覺得其心可誅。
還有人道:「仔細想想那謠言,還說紀楚是為了巴結新知州,所以低價賣棉。」
那這事怎麼就跟新知州扯上關係?
哦,新知州兵部出身,賣給東北常備軍,就是巴結了?
看來有人知道內情,就是為了詆毀紀大人,這才胡亂說一氣。
幸好朝廷放出廣寧衛遇襲的消息,否則紀楚這黑鍋,不知道要背多久啊。
那紀大人被詆毀,誰受益最多?
眾人目光看向馬家。
肯定是他們啊。
他們想高價收棉,被制止了唄。
一時間,所有矛頭對準永錦府馬家,讓他們出門都抬不起頭。
所以現在家裡的氣氛十分凝重。
一家人坐在一起,正在討論這件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