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從沾橋回來的馬掌柜咬著牙道:「誰能想到廣寧衛遇襲,咱們都不知道啊。」

他們只知道紀楚買的那批棉衣是給士兵的,卻不知道是因為那邊遇襲,所以優先人家。

可實際上,即使廣寧衛沒有遇襲,紀楚大概率還會把棉花給士兵。

即使沒有士兵們想要,紀楚同樣不會讓他們抬高棉花價格。

這事的根本,就是棉花價格不能高。

馬家能不知道這事嗎?

就是知道,所以才顯得尤為可恨。

他們才不在乎普通人能不能買得起棉花,只在乎自己能不能從白疊子裡分到利益。

馬老爺想到最近外面的話,開口道:「紀楚跟咱們,天生就不是一路人。」

馬老爺道:「不管有沒有廣寧衛遇襲,他都不會讓咱們炒高棉價。」

這位老爺一針見血,眼裡出現恨意。

一而再,再而三地讓他們成為笑話,紀楚這是絲毫不在乎他們的死活。

他算是看明白了。

只要有紀楚在,就不會讓他們抬高棉花,更不會讓他們做太多白疊子。

除非等到棉花產量增加。

但這可能嗎?

就紀楚那樣的人,不等到天下百姓人手一件棉衣,他能放開棉價嗎?

明明眼前是座金山,他就是不讓人開採。

這對商人來說,簡直比挖心還要疼。

「維護那些窮人,對他來說,到底有什麼好處。」

「倘若賣白疊子,根本不用種那麼多棉花,稍微種個幾萬畝,就足夠一家子成為當地首富。」

馬家人聚在一起討伐紀楚,倒是有個年輕人道:「還是不要跟紀楚作對吧,他有點太厲害了。」

這句話說完,大家沉默片刻。

對此倒是認同的。

「讓各地鋪子不再提高價收棉的事了,跟官府軍隊搶東西,沒個好結果,而且那邊還有戰事。」

無論哪一條,他們都不占理。

由此可知,在各地說紀楚低價收百姓棉花不合理的,正是馬家的手筆。

同時另一件事,也是他們家做的。

「但沾橋能力不足,紀楚急功近利這事,卻是板上釘釘。」馬掌柜道,「我在沾橋看過,他們本地人口不過四萬多,頂天找出一千五百合適的繡娘。」

「而做出十萬衣物,至少需要七千人。」

「他們差得太遠了。」

「即使加上周邊地方,人手也絕對不夠,等著他們求永錦府幫忙吧。」

按常理來說,馬掌柜這預估絕對沒錯。

他做紡織行當三十多年了,對於這點預估,還是手拿把掐。

眾人點頭,他們大概也是這個猜測。

「不管紀楚到時候有求哪家,只要東西在永錦府,咱們就有辦法摻和。」馬老爺深吸口氣。

因為這場風波,最近他們家的生意都差了不少。

多少人覺得他們得罪官府,實在沒有出路。

還覺得他屢次被人打壓,毫無顏面。

做買賣,這張麵皮要是都撐不起來,那基本上沒戲了。

想到損失的銀錢,以及白疊子買賣屢次受挫,他這口氣就出不來。

還好馬老爺兒子道:「爹,您別擔心,咱們現在已經買到五千斤棉花,差不多可以織二十匹棉布。」

五千斤棉花,按照他們的收購價,要一千七百多兩銀子。

單一匹白疊子的成本,就能達到一百兩。

但外面的賣價,最低也能賣到八百兩一匹,其中利潤實在驚人。

二十匹白疊子,轉轉手就能賺一萬多兩白銀。

這買賣誰不心動?

誰讓物以稀為貴。

整個平臨國只有曲夏州有棉花。

馬家眾人聽到這話,更加確信,無論如何白疊子的買賣都要繼續做下去。

實在是利潤驚人啊。

等紀楚在做棉衣上吃了虧,就知道利潤高的好處了。

那邊做一套棉衣棉褲要九斤棉花,要價不過二兩三錢。

做成白疊子,九斤的棉花,則能賣二十六兩之多。

都說紀楚聰明,他到底會不會算帳,還費力不討好。

「那最近一段時間,就好好研究怎麼織白疊子。」馬老爺道,「我知道有些為難,似乎只能手工紡織。」

手下人道:「棉絮太短,很難成型,不過做出來的東西是真漂亮,不愧是前朝貢品。」

提到如何紡織,馬家確實有些本事,他們有不少技藝高超的紡織女工,以及手藝極好的繡娘。

這些工人們正細細琢磨怎麼把棉花織成布。

雖說織成布之後,跟他們沒什麼關係,可這份聰明跟勤勞卻是不可更改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