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來曲夏州這三年裡,實在幫了大家太多,也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讓原本活不下去,都要造反的邊關百姓,重新有了家園有了土地。

所有人,都會記住他,記住這位知州的。

百姓們遙遙相望,只盼著他可以慢點走。

紀楚等人也不例外,但回過頭,還有更重要的任務等著他們。

整頓軍備!

推廣棉花!

數學聯盟!

他們來了。

第70章

說起來, 回京的隊伍里,還有二十多個人與眾不同。

那就是去年,以及前些年中舉的舉人們。

其中就有去年的鄉試第一林元志, 他今年二十五,已經是舉人了, 而且才華斐然, 實幹也不錯。

今年的會試也有機會一試。

走之前他還特意拜見紀大人,口中稱呼已經從紀大人改為老師, 也算順了時下讀書人的風氣。

紀楚還是說,大家都是舉人, 不必這麼客氣。

但林元志執意如此。

以至於在去京城的隊伍里,還是一口一個老師。

他們這些人跟著許大人一起回京,竟是為了安全,也是能得大人庇佑,還省了不少路費。

今年四月份就要考會試了。

這更是重量級的考核啊。

林元志不僅念叨紀大人,還念叨棉花。

去年整個曲夏州都在這種棉花, 就算是販子們盡力收購棉衣棉被, 甚至直接買棉花, 可去年時間太短。

而且棉花下來的時候,很多地方道路都不通了, 故而大半棉花還在百姓們手中。

也不知道今年該如何處置。

織成棉布嗎?

那永錦府的商賈們, 早就喊著要買白疊子了。

那棉花柔軟潔白, 漂亮得不行。

就算織棉布要靠純手工做, 誰讓棉絮太短, 普通的織布機器效率太低。

也不知道數科那邊,有沒有研究出織棉布的機器出來。

哎,聽老師說, 還有一種長絨棉,更適合做衣服織布,也不知道何時能尋到。

林元志身邊的同窗忍不住道:「別想了,那邊有紀大人,還怕不成嗎?你好好考上進士,就能幫大人了。」

好像是這麼回事。

他們專心備考就是。

曲夏州州城。

紀楚確實在忙棉花的事。

去年十月份收穫,十月底本地人用上棉被服。

十一月份開始有人收棉被服,可惜這生意做到十二月基本就停了。

去年雪特別大,道路早就不通,又加上天氣越來越冷,後期販子們也有心無力。

現在二月份道路暢通,棉被服暫時卻沒了需求,曲夏州各家也沒有再做,剩下的棉花都在家中。

對於本地百姓來說,家裡囤貨越多,心裡越踏實,而且他們明白這東西很好,所以一時半會地不著急。

他們是確實不著急,該著急的是其他地方。

比如早早趕來的廣寧衛董千戶。

以及隔壁永錦府的紡織大戶馬掌柜。

廣寧衛到曲夏州距離四千五百里地,能在二月下旬過來,估計是年前就出發了。

那邊到現在,天氣還不算暖和。

一直說廣寧衛寒冷,可不是開玩笑的。

所以董千戶來的目的很明確,想要棉被服,他們廣寧衛可以買。

而永錦府過來的目的,同樣是為了棉花。

但他們想要棉花的目的是做成布,這東西無論春夏秋冬都能用,而且棉布質量好,不少大戶人家指名要買。

不過兩方來了之後,一時半刻都沒見到紀楚本人。

不是紀楚不想見,而是州城剛換了知州,許多官員職位變動,大家都在熟悉各自的事情。

以及熟悉上司的行事風格。

之前許知州在的時候,最重視的便是戶司跟禮司,沈通判基本是擺設。

現在來了新知州,他最重視兵司,刑司,沈通判則要肩負起其他責任。

總之大家都要互相了解,接下來幾年才能更好辦差。

紀楚所在是戶司。

如今主事是以前的左都事,名叫卓吉勝。

紀楚為左都事,新來的謝富為右都事。

下面書吏也有些變動,問題不大。

他們正在把這幾年,尤其是去年整理好的帳目拿出來,一一遞給新知州查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