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新知州雖是兵部出身,但也做過通判之類的文官,看帳目自然沒有問題。

不過在看戶司帳目之前,他先見了兵司刑司。

查問的結果並不算好,掌握本地兵差,考武,治安的部門,怎麼可以鬆懈。

好在兵司主事也是新來的,這事也不是他的責任。

刑司那邊掌握刑名,其下捉賊的官員膀大腰圓,同樣也讓新知州頭疼。

這般嚴肅對待,讓不少官員都覺得冷汗直冒。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但這燒得是不是太厲害了。」有官員低聲道。

其他人紛紛搖頭,只道是這位知州的風格。

他們習慣許知州的溫和,自然不習慣如今雷厲風行的新知州。

好就好在,下面人揣摩出新知州的意思,他典型對事不對人,而且心胸大度,不講繁文縟節。

只要你給的建議對,便是有些無禮,他也不會計較。

但倘若想偷奸耍滑,耍小聰明,他會讓你知道軍棍的厲害。

沒錯,軍棍,新知州帶了兩個師爺幕僚,其他都是軍中出身的兵士做隨從。

不少人聽得牙酸。

文官當長官,跟武官當長官,真是兩種情況啊。

州城衙門正在磨合的時候,廣寧衛董千戶跟永錦府馬掌柜正好過來。

也不怪第一時間見不到人。

雙方都有點忐忑。

棉花這東西,在曲夏州不算稀奇,但在其他地方卻是罕見的。

倘若能買到,就是他們的幸運。

兩方遞完名帖,正好還碰到了。

只是雙方都不知道來意,對彼此還很客氣。

誰讓僧多粥少,給了這家,那家就會少很多。

雙方比較起來,還是馬掌柜更有信心。

董千戶有鄧成的信件,知道鄧成跟紀大人關係好。

只是關係好,也不一定能成,他們廣寧衛的銀錢不多,還要加上運費,只怕更艱難。

而馬掌柜則有知府幕僚的介紹,而且許知州臨走之前,還給永錦府寫過信,提過棉布買賣的事,算是有許知州的意思。

總之一句話,都想拿到曲夏州去年剩下的棉花,以及今年產出的棉花。

沒錯,大家已經開始預定今年十月份的新棉了。

要知道,如今還不到三月。

棉花的好是怎麼也藏不住的。

兩位留下名帖之後,就在客棧里等著了。

紀楚還在等著給知州匯報情況。

去年裴大人專門讓他們把秋冬棉花稅收留了下來,沒有做預算,就是為了讓新知州過來之後,有支使的銀錢。

也方便戶司留個好印象,讓下屬們好做事。

現在的卓主事,紀楚,以及謝右都事,終於能去見新知州了。

新知州的來歷不用再說,他來這的目的,紀楚也有猜測。

不過遞上稅收帳冊的時候,紀楚並未多嘴,只是聽卓主事一一介紹,等著新知州給個話音。

新知州看到帳冊剩下的銀錢,確實眼前一亮。

再看到倉庫里的囤糧,又稍稍點頭,最後目光放在棉花跟油菜的收益上,斟酌再三,開口道:「去年各項支出都按許知州的意思辦即可。」

說著,又指了剩下的棉花收益,開口道:「這部分銀錢,可有他用?」

卓主事答道:「棉花收益乃是去年的新進項,故而還未有分配,知州大人,您覺得放在哪裡合適。」

新知州抬頭看了戶司眾人一眼,原本嚴肅的表情,終於有了一絲輕鬆,開口道:「先放著吧,等本官知曉本地事務之後,再行定奪。」

一番交談後,紀楚對新知州的性格也有了些了解,這位確實快人快語。

但能做大將的,必然也有其智慧。

新知州看著紀楚,忍不住道:「聽說你做知縣的時候,擊退幾百匪賊,當時是什麼情況。」

這都是安建三十三年的事了,如今兩年過去,紀楚都記不清楚細節,只把大概說了說。

新知州微微點頭:「還是各地武備鬆懈的緣故,倘若各地軍備整齊,不至於讓匪賊如此行兇。」

話說到這,大家也都知道棉花的收益,知州想用到何處了。

紀楚更是瞭然,他畢竟聽薛明成薛大人講過知州的履歷,大致知道他重點會關注哪些事。

倒是卓主事收了帳冊,還有點不明所以,還是紀楚稍稍使眼色,戶司主事才試著道:「棉花收益放著也是放著,不如填充到軍備上?」

畢竟這位一來,就說城門口的士兵們不夠緊張。

想要讓士兵們有氣勢,武器裝備,軍餉口糧,一樣都不能少

算帳這塊,卓主事還是沒問題的。

卓主事迅速理了前幾年兵司治安巡防的帳目,一時淚目。

這些年只顧著發展經濟,他們這邊的銀錢還是那般貧瘠,著實有些可憐的。

最近發的福利,也只是順便發了棉被服,還是之前兵司主事提議的,其他並無太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