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紀楚德不配位的,一個指頭都數不來。
就是因為太正常了,故而都沒把這件事當回事。
要不是他們這會提起來,鄧成都忘記跟紀楚說啊。
紀楚哭笑不得,朝鄧成拱拱手。
不管怎麼說,升職都是好事。
而且這麼看的話,他所在的戶司,工司變動都不大。
戶司的上司還是之前的上司。
工司景大人這半年才支棱起來,故而原地不動,所以依舊是工司主事。
以後對他影響最大的,估計就是新來的知州了。
但知州身邊還有沈通判,這讓紀楚很是放心。
鄧成反而道:「還有學政,新學政什麼脾性,還不知道啊。」
這讓紀楚立刻收斂笑意。
怎麼把這個給忘了。
哎,人事變動,都惆悵啊。
鄧成見他如此,拍拍肩膀:「等你當上本地知州,那就一切隨你了。」
知州全稱是全知州事,便能知道分量,也是從四品官員。
在地方上,能作為從四品,已經很厲害了。
唯一有所拖累的,大概就是紀楚為舉人出身。
在如今的正六品的品級里,都不算高的,越往上越難。
鄧成思索片刻,對別人來說難,對紀楚或許也還好?
算了,不想那麼多。
不過鄧城去常備軍之前,又說了最後一件事:「我爹他們所在的廣寧衛會派人過來學習種棉花,到時候還請你幫忙。」
這不是鄧城頭一次提了,紀楚還是搖頭:「西北的棉花在東北種不成。」
「我說過了,但他們還是要來,就算種不成,應該也能買些棉花回去。」
只是這一路的價格,就要飆升了。
像西北常備軍這般人手一套棉被服,是萬萬不可能。
鄧成是走了,卻把一個個問題留下來,還賤兮兮道:「全靠你了。」
若不是真的關係好,只怕都不敢這樣講。
一個是給常備軍撥錢撥物,充實軍備。
另一個就是幫廣寧衛那邊弄些保暖的衣物。
說起來簡單,但他又不是神仙啊,能變出這麼多東西嗎。
只能說盡力而為了。
不過鄧成要這些東西,自然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邊關的安危。
真打起仗,那才是百姓們的地獄。
都說好死不如賴活著。
如今也是,再怎麼樣,若外族侵犯,打起仗來,又有無數百姓家要失去父親兄弟,留下後方的女子們則要日夜紡織,籌備軍費。
所以都要提前準備好,儘快補好這些疏漏才是。
紀楚突然覺得,他跟許知州等人,簡直是補丁大師,在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修補平臨國出現的漏洞。
這樣也不錯,只要能讓更多人太平安穩,做補丁大師那就做。
送別鄧成之後,馬上又要送別張推官。
他受到安丘縣事情的影響,要被調到其他地方任縣令,依舊還是正七品的官職,算下來六七年的時間裡,職位沒怎麼變動。
兜兜轉轉,還是要去做縣令。
這次去的地方也沒好到哪去。
但張推官明顯更沉穩了,還對紀楚道:「經歷過這麼多事,我也算明白,像我那樣遇事就躲,絕對不行。」
「我還是要向你學的。」
張推官一走,張娘子肯定也要跟著,不過她跟樂薇選好了能做事的女管事,不用太擔心製糖作坊的生意。
相比紀楚來說,陶樂薇顯然更捨不得張娘子。
樂薇剛到州城,跟官眷們往來,跟商賈們打交道,基本都是張娘子教的。
她跟李師爺的娘子從中學到太多。
若非如此,早就鬧笑話了。
張娘子卻讓她不要客氣,還道:「紀大人前途無量,我哪是幫你,分明是在幫我自己。」
安丘縣的事情那樣大,她家相公只是平調,已經很好了。
不過是再做一次縣令罷了,他們也熬得起。
相比紀大人馬上要升任六品,根本沒法比。
好在她不是個愛比較的人,誠心維護跟紀夫人之間的關係,也確實喜愛樂薇的性格。
州城衙門的變動,也讓不少人記掛在心裡,對許知州要走,還頗有些不舍。
曲夏州變得這般好,肯定離不開許知州,不知道他一走,本地又會如何。
但再想到紀大人還在,好像完全不用擔心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