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新數科逛完,大家以為這就是最主要的地方,以為他們的數科能發展, 依靠的就是此地。

可回到官學的老數科,一些數科夫子才意識到,老數科依舊是壓艙石。

因為老數科教導的理論十分紮實。

不僅如此,還有一間寬敞的教室專門用來編書,要把實踐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寫下來,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但這間教室里,有很多紙張上的符號讓他們看不明白。

這不是鬼畫符嗎?

小宋訓導心道,終於說到正題了。

「此為數學符號。」小宋訓導道,「各位大人都是數科好手,平日計算的時候,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一個是算籌跟算盤實用性足夠,但複雜運算難以解析。

再者,便是古代數學沒有相對的抽象符號,多用文字來表述。

比如一道數學問答題目,不讓你用符號來表達其含義,而是用文字轉述符號。

這讓本就複雜的數學題目跟答案變得更加難以理解。

數學本就難啊!

現在不就更難了。

在紀楚的啟發跟引導下,曲夏州數科五位夫子在創立屬於平臨國自己的數學抽象符號。

剛開始大家還不適應,但只要用上了,便知道這會對算力有多大的提升。

特別是高次方程解析,用相對應的符號,絕對能省很大的力。

其中一位其他地方的數科夫子,驚愕地撫摸上面的文字,嘆息道:「當年我家祖父也有這樣的想法,不過還未做成,就鑽研科舉。」

學數學又沒有功名,也沒有銀錢,大家自然另謀出路,他家先祖就是捨棄了數學轉而科舉。

不過就算中舉做官,數學也是他一輩子的愛好。

只不過後來事務繁雜,只能當茶餘飯後的消遣,至於創建符號的想法,也一起擱置了。

紀楚聽到這話,心裡說,他就知道!

古代中國是沒有數學人才嗎?是沒有物理化學天才嗎。

不是的!

只因科舉不考,沒有前途,才把這生生耽誤了。

紀楚跟蔡夫子,張玉春他們一起過來,眾人立刻湊過來寒暄。

紀楚,拯救數科的大英雄。

數科終於能被重視,都是因為他。

而蔡夫子跟張玉春的大名,大家可都聽說過。

一位是鼎鼎大名的匠人夫子,一位是家學淵源的數學世家。

他們幾乎是兩種學術代表的極致,如今結合在一起,果然不同凡響。

蔡夫子跟張玉春過來,想說的也跟符號有關。

只有他們五位夫子,加上紀大人六個人,創造,使用這些符號,顯然是不夠的。

如果想要真正地推行下去,必須大家都用。

「我們不如成立一個數學聯盟,專門來設計創造數學通用符號。」蔡夫子道,「咱們隴西右道五個州府,一起把符號完善了,一起使用它。」

使用的範圍越大,傳播的範圍也就越廣。

與此同時,有更多數科人才加入進來,豈不是能更快完善?

「這個好。」其中一人立刻答道,「我加入。」

「我也加入,就憑大家都喜歡數科,我也要來。」

「這樣的符號確實不錯,整齊簡潔,是誰想出來的啊。」

這話一說,眾人立刻看向紀楚,紀楚輕咳,並不居功:「只是從一本閒書里看,西域更遠之地,也有數學書籍,他們便是用抽象符號代替文字,研究數學,可以提高算力。」

要說阿拉伯文字,如今也有的,但數字符號還未傳過來。

這兩個簡潔的東西,就是為數學而生的。

取長補短,才是最實用的做法。

有紀楚開了這個頭,剩下的不用多講,小宋訓導牽頭,蔡夫子張玉春次之。

剩下眾人無不響應。

等到數學聯盟眾人一起吃酒,大家才意識到,不是說來這裡研究的嗎,怎麼突然加了一個數學聯盟?

紀楚跟眾人閒聊時,也發現數科眾人傾向不同,還知道平臨國這樣的數學愛好者還有不少。

不過多數人只能做官經商謀生,不能鑽研此項,實為可惜。

而且他們各自偏向也有不同,愛好的數學範圍也不一樣。

在科舉不考,官府不扶持,甚至名聲不算好的情況下,還能有這麼多人喜歡數學,可見是真愛了。

「那能不能聯繫他們,一起完善數學符號?」紀楚道,「人多力量大,也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但凡參與的,基本也會使用,這樣有利於數字符號的推廣。

這自然可以,蔡夫子他們已經整理出一個簡單的範本,可以寄到各地,讓大家幫忙修改完善。

最後匯總在曲夏州數科,大家一起研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