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楚知道這個地方,前段時間去攔趙管事,他們就去了其中的一個小縣。
鄧成知道他疑惑,解釋道:「他們知府對棉花很感興趣,永錦府本就做紡織生意,無論是原材料,還是紡織好的布匹,他們都能大量收購。」
甚至府名都是由此而來。
如果說江南織造整個平臨國之聞名。
那永錦府便是,隴西右道,甚至整個隴西的江南織造。
就連他們曲夏州官員的官服,基本就是那裡產的。
那裡的知府,聽聞白疊子重現,自然是支持的。
不過他本以為,沾橋縣會繼續織白疊子布匹,沒想到是做棉衣,所以沒再多說,只是觀望。
許知州把這件事說給永錦府知府聽,也是讓他心裡有個準備。
又或者說,讓永錦府有些危機。
二王爺一句話,就要斷了棉業。
豈不讓人心驚。
倘若永錦府那邊惹到他,又會有什麼么蛾子。
紀楚驚訝,原來還有這種淵源。
那他們五月底在永錦府的一番折騰,已經給當地知府提了醒,如今再有許知州的信件,肯定會有考量的。
許知州不愧是知州啊。
幾方聯合起來,一定要讓二王爺吃次教訓,否則對不起整個曲夏州!
永錦府知府參一本。
曲夏州再參一本。
更重量級的常備軍岳將軍,同樣會不高興。
誰讓常備軍也在種棉花。
你一個二王爺,還想插手軍中之事?
還管到邊軍頭上。
作為二王爺,先不說還有兄弟姊妹。
只說上面的太子,最上面的皇上都在,是不是有點過於膽大。
不讓種價格便宜的棉花,他們邊軍穿什麼,你二王爺給大家買皮貨嗎?
真要這麼做,他岳將軍也不介意。
三管齊下。
二王爺接下來的日子不會好過。
太子自己也要掂量掂量。
紀楚聽完這些,才意識到許知州這一局的反擊有多漂亮。
靜待時機,抓住機會,一擊致命。
甚至都能解釋,為何工司訓導景大人直接參與。
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己手裡的牌足夠多,足夠強大。
一定能討回公道。
所有的局勢,都在掌握當中。
紀楚深吸口氣,而鄧成道:「你還年輕,做你想做的事吧,反正天塌了,有大人們頂著。」
鄧成年紀也才三十多,說這話再合適不過。
聽出,紀楚認真點頭。
許大人他們都創造出這麼好的條件了,自己要是不認真做事,豈不是要錯過這個時機。
別說了,好好種棉吧,趕緊多造彈花機吧。
相信今年的冬日,會給所有人一個大驚喜。
送走鄧成他們,紀楚先回了戶司。
戶司那邊已經統計好曲夏州棉花種棉面積。
這次的種植,遠比預計的要多得多。
誰讓這東西確實好,所有人都明白的。
地上有錢誰不知道撿?
能種的肯定都種啊。
整整十七個縣,加上州城本身,一共種了五十四萬畝的棉花,平均到各地,差不多均種棉花三萬畝。
三萬畝的棉花地,絕對夠當地百姓使用的。
去年總共加起來,也不過三千畝,今年直接翻十倍。
這要是還不夠用的話,那就奇怪了!
紀楚甚至算了算,驚訝道:「這差不多就是去年棉籽的重量。」
「是,棉籽實在太搶手了,限制棉花地的不是大家的熱情,絕對是棉籽的數量。」
同僚還低聲道:「常備軍那也是如此,他們那邊五萬多人,種了一萬多畝棉花。」
這也是夠用的了。
紀楚雖然聽黃總旗他們講過,可此刻再聽,還是很提士氣。
「現在出現另一個問題。」戶司有遠見的同僚道,「彈花機。」
「必須造出大量的彈花機,否則到時候只有棉花,做不成好棉衣的。」
去年做棉衣的時候,就因為彈花機不夠用,好多人大冬天在彈花機坊門口排隊。
那會總共才種了三千畝棉花。
今年加起來,都四萬多畝了。
不提前準備的話,到時候只怕彈花機要被搶破頭。
既然如今棉花擺在明面上,就要未雨綢繆,不能臨到跟前再慌張啊。
說到這,眾人目光看向清閒的工司。
你們工司還逗鳥摸魚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