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京城的事,跟我真的沒關係啊!
薛明成猶豫片刻,最後嘆口氣:「算了,不問就不問。」
「我只說一點,太子是個好人,也會是個仁君。」
等這位離開,紀楚身邊的李師爺,紀振,李紋則在琢磨這句話。
是在夸太子的吧?
肯定是吧?
李師爺看看兩個小的,並未解釋。
紀楚則更為明白。
就像現代一樣,想夸一個人的優點,實在沒辦法了,會講對方是個好人。
對於統治者來說,誇他是個仁君,就意味著其他方面差點,哪怕夸個能力強,幹練有為呢。
說白了,如今的太子殿下心腸確實不錯。
作為普通人,這自然很好了。
可惜他是未來的君主,他的好對於許多人來說,頗有些殘忍。
「那薛明成是誰的人?」李師爺下意識問道。
大概是其他王爺的。
紀楚心裡答道,面上搖搖頭:「不管他們,反正這事跟咱們沒關係,他們處理衙門的麻煩事,咱們要趕緊去另外兩個縣,讓當地百姓快點種上棉花。」
六月初二早上,紀楚便帶著戶司的人去往還沒種棉的兩個地方。
到那裡之後,發現一個讓他們會心一笑的事。
這兩地縣令都不准當地百姓種棉,更不會組織人去安丘沾橋買面子。
但自從州城吏司那邊出事後,當地衙門人心惶惶,也沒工夫再管。
下面各村百姓,通過走街串巷的貨郎們買到棉籽,已經在偷偷種棉。
說不讓種,我們就不種了?
做什麼夢呢。
是不是好東西,我們心裡不清楚?
讓你們多嘴。
邊關百姓可不是順民,不是別人說什麼,他們就聽什麼的。
想當年安丘縣那麼難,那時候的羅玉村百姓,還不是在村子跟鄉勇的帶領下,偷偷開耕,偷偷種地。
這有錯嗎?
不僅沒錯,還是大大地好。
官府都不讓他們活下來了,就沒必要再聽。
所以偷種糧食也好,偷種棉花也好,紀楚都當不知道。
但是他這一來,就能把棉花擺在明面上。
種,都給種起來。
二王爺這一鬧,還能光明正大種了。
但凡不支持二王爺的官員,都可以鼓勵百姓種棉,是好是壞你別管,能反對他就行。
雖然這樣一來,棉花之爭會更加激烈。
但是沒關係,你們還真爭論好不好,反正百姓們已經穿上了。
當然,這不是長久之計,利用爭論來達到目的,遲早會反噬。
所以必須加速種棉的規模,讓棉花成為真正的產業。
只有這樣,才能消解那些爭論。
好在雖有波折,一切卻在按計劃進行。
紀楚的出現,讓兩地百姓瞬間鬆口氣。
太好了,可以光明正大種棉了。
兩地縣令看到長官紀楚,只能誠惶誠恐拜見,至於他說什麼,那肯定要做什麼。
大人都親自來了,還能反駁不成。
再者,州城那場大混戰里,不僅能全身而退,還能片葉不沾身。
這本事這人緣,誰能有啊。
本想借著種棉的事,攀附上二王爺,誰想到會是這樣。
現在他們也老實了,至於種不種棉,那都是小事,愛種就種,跟他們關係不大。
眼看著五六萬百姓終於把棉花種上,紀楚終於鬆口氣。
好了。
今年的曲夏州十七個縣,加上州城,全都種上棉花。
再加上他們已經日漸成熟的種植技術,今年的棉花,絕對夠全州百姓穿上。
甚至肯定會有多出來的,可以外溢到其他地方。
不止整個曲夏州,還有常備軍那邊。
紀楚跟安丘縣的范縣丞,以及常備軍的黃總旗,曹百戶他們還有聯繫。
據他們說,常備軍的種植規模,遠比紀楚想像的還要多。
今年他們抓緊開耕,就是為了士兵們冬日棉被服做準備。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常備軍的岳將軍對棉被服的重視程度。
當然了,說這些,也是想跟紀楚提前預訂彈花機。
想讓士兵們今年就用上棉被服,大量的彈花機肯定不能少。
這點肯定沒問題。
不說去年的彈花機已經夠好用了。
今年有數科其他三位夫子參加,彈花機又有新進展。
只是他最近太忙,沒能去查看進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