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大家一邊覺得難過,一邊期盼新縣令是個好人。

不過再看看紀大人在曲夏州州城,好像又沒事了?

只要紀大人在本地就好!

話是這麼說,紀楚再回安丘時,不少百姓偷偷在後面相送。

就連白家村的白婆婆都過來了,她穿著厚厚的衣服,眼角帶淚,可又不敢上前,生怕自己阻攔大人的腳步。

大家都知道,紀縣令是升官的,他們不能打擾。

跟在紀楚身後的紀振明顯發現了,紀楚卻道:「往前走吧,別看。」

都別看了。

大家都要往前走。

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紀楚甚至希望,再來的縣令可以比他厲害,甚至可以把他忘記,那就說明大家的日子一直在往上走。

大雪茫茫,直到紀大人身影徹底離開,聚在城門前的眾人才散了。

還是傅書吏道:「放心,大人還會回來的,不管是年後新縣令交接,還是以後棉花的事,他會經常來的。」

就算大人在州城當官,同樣會來看他們。

不只是安丘沾橋,其他各縣,都是大人的百姓,所以不要擔心他離開,他一直都在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

因為整個冬日,紀楚他們都在準備交接的事。

再加上臨近年關,以及他馬上升遷,關係比較好的村民,大戶,還有魏家鎮鎮長,甚至連沾橋的大戶們,都在頻繁登門。

因為人人都知道,紀大人升遷之後,依舊能管著他們。

再說跟著紀大人是有好處的。

各家行事確實不能肆無忌憚,同時卻也有相應的好處,比如各家子弟明顯上進不少。

趁著各地發展,他們也從中賺到不少好處。

當然了,還有歡天喜地送走紀縣令的。

這人管得太多了,而且明顯偏向普通百姓。

他一走,豈不是痛快了?

這種想法的人再看看紀楚留下的其他官吏,瞬間把心思壓下去。

這些官吏都是紀大人提拔,真要有什麼,難道他們還能跑得了?

以前紀楚還需要略施小計。

現在升到州城衙門,只要一封文書即可。

算了算了,還是老實點吧。

大家也算明白,紀大人願意接受拜見的原因。

哪裡是真要見他們,是給他們這些人提個醒。

他紀楚沒走!

是升官了!

以後管的更寬!

大家老老實實的,好好過日子,比什麼都強。

要有旁的心思,他這人的手腕,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在正月十六,安丘縣新縣令到的時候,只覺得這安丘縣真如傳言一般。

百姓安居樂業,民風無比淳樸。

雖是邊關小城,商業卻比一般縣裡還要發達些。

真是個好地方啊。

新縣令身後跟著兩位師爺跟數十僕從。

師爺念念叨叨:「那紀縣令能把安丘縣治理成這般模樣,必然是厲害的,一會見了必然要以禮相待。」

還有一師爺道:「沒錯,聽說他出身貧家,也只是個舉人,少爺千萬不要以進士身份自居,也不要提這回事。」

新縣令認真點頭:「放心,我好歹也在翰林院待過一兩年,這點人情世故還是懂的。」

師爺們知道少爺不是這樣的人,只是擔心罷了。

他們在家中便是老爺的幕僚,以前還當過少爺的夫子,所以才這般絮絮叨叨。

這一行人來的路上,紀楚已經接到提前打招呼的文書。

內容十分客氣,就是說他們大概什麼時候過來,一共多少人,以及對紀縣令的敬仰等等。

也就是提前講一句,接任的人要來了。

「朱吉勝,安建三十一年的二甲進士。」紀楚看著打聽來的履歷,「之後一直在翰林院做修撰。」

這些信息雖然簡單,卻能品出不少意思。

紀楚是安建三十年鄉試結束,然後匆匆上任的。

證明他們其實是同一屆鄉試,不過紀楚是在老家原化州考的,朱吉勝則是在京城考的。

當時職位空缺,紀楚這種家裡條件不好的,便匆匆上任。

而新縣令則安心備考,甚至等到貪腐之案風波平了,這才被任派出去。

說明新縣令家底不錯。

但又沒有格外突出。

因為安丘縣再怎麼好,也是邊關小縣,不算最好的選擇,跟真正富庶地方壓根沒法比。<="<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