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鋪子的朝他們招招手,遞上一壺水,奇怪道:「大熱天的,怎麼還趕路啊。」
他們為了早點到任,所以走得急了些。
那水冰冰冷冷的,像是加了薄荷跟蜂蜜,孟懷魯還要付錢,鋪子的人就道:「不用。」
這樣嗎?
孟娘子也驚奇道:「店家也太大方了。」
吏司差役反而開口:「他們安丘縣的店鋪都是這樣,討口水喝,不會要錢。」
白開水就算了,但裡面加了蜂蜜跟薄荷啊。
「放心,在這不值什麼。」
一句話,讓孟家夫婦對這裡的富裕程度又有了解。
而他們二人心裡直接出現一句話。
藏富於民。
是百姓富足了,所以才會如此大方。
這可比什麼稅收極多的地方,都要讓人開懷。
再看著路過的孩童們,不論男女都背著小書箱,極為可愛。
孟娘子眼前一亮。
孟懷魯直接道:「既然有女學生,也能有女老師吧。」
他忽然明白,宋大人為何選他而來。
等他們一家人到衙門不多時,紀縣令跟宋教諭便讓他們進內堂談話。
紀楚一看到孟懷魯,就知道為何是他來了,這個新教諭一看就很和善,也是飽讀詩書的。
兩人見過之後,便是宋教諭帶著新教諭去縣學交接,這事也不著急,差不多十天左右方能完成。
一直到宋教諭離開前兩日,他又來找了紀楚。
他這次來的目的,是跟紀縣令之前說的工科學校有關。
雖說他不能直接開設工科,卻能暫領數術,作為數術的訓導,看看能不能有所進益。
紀楚聽著,頗有些詫異。
要知道現在州學六門學科,禮樂射律書數,數術很不受重視。
如今重儒學,會讀書就夠了,其他學科日漸式微。
數學更是如此。
他作為宋大人侄子,可以去管更好的學科才是。
誰料宋教諭卻搖搖頭:「我不是那塊材料。」
宋教諭並非自謙,而是認清自己的水平。
他真不是有才能的人啊。
按部就班做事還好,真正自己做點什麼,只怕不成。
讓他去管四書五經?
那拍馬都追不上其他訓導的才華。
不如另闢蹊徑,說不定在所謂的偏門學科找到自己的用處。
宋教諭還笑:「說不定我能培養幾個厲害的人才,做出紀大人您需要的器具呢。」
紀楚看向宋教諭,眼裡帶了感動。
不管他為什麼決定投入工科,但這樣做,顯然捨棄自己的前程。
打個比方講,就是一身投入冷門學科,也不知道能不能研究出什麼東西。
這就是事多錢少的天坑科目,但宋教諭還是要去。
想來他早就想過許多遍,所以今日來的時候,才說得那般順暢。
紀楚向他保證:「這項學科絕對有用,我保證。」
「屬下相信。」宋教諭笑著行禮。
即使他升遷了,依舊是紀楚的下屬。
更別過了年底大考,紀大人絕對還能再往上升。
但就不是不知道,接下來到底會做什麼官。
宋教諭萬般不舍,但還是要離開。
走之前夫子學生們來送,只聽宋教諭道:「我在州學等著你們。」
說起來,州學學正還想把州案首林元志要過去讀書,可他現在依舊在沾橋縣種棉花,絲毫沒有去州學的念頭。
這讓不少人尤為費解。
但林元志說得明白,他真愛好棉花,別的都可以等等。
如今的棉花已經出苗,白婆婆跟紀楚還往田地里查看了。
按照書上所說,出苗後十到十五天,第一片真葉平展前,側根就能長出來。
等到第三片葉子出來,那側根能多達八九十條,到了這個數字,那才說明棉花種得很好。
同時又不能長得太多,棉花又容易早衰,所以各個方面都要注意。
在紀楚帶動下,各家都格外關注棉花生長情況,但凡有不對勁的,立刻上報。
也方便官府隨時記錄情況,解決問題。
紀楚現在閉著眼,都能回憶起正常棉花的長勢了,也是看得實在足夠多。
整個六月份,大家都在棉花地頭轉悠。
紀楚不時抬頭看向城外,又看到各家曬的麥子,以及各家做出來的新麥餅,笑容雖然還在,但難免有些擔憂。<="<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