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紀楚打包好虛帳的罪證,直接送到州城衙門。

給州城衙門帶來極大震撼。

其中吏司官員眼前一黑。

剛把貪官污吏處斬,對方的罪證又來了,難道還能把他挖出來再殺一遍?

看完紀楚的文書之後,吏司官員確定,對方的目的並非定罪,而是把帳目算明白。

算就算吧,那些烏七八糟的事,確實不能再拖。

跟紀楚猜測的差不多,這事從吏司再到戶司,以及知州等人手中過一遍,都在大罵死人王縣令罪大惡極。

最後沾橋縣本地人口數字確定了,可那田地數字打了個問號,只讓紀楚再查查,說是沾橋縣田地不可能這樣少。

帳上八十九萬畝,實際只有十八萬畝。

差別太大了。

戶司認為,至少也有二十五萬畝才是。

戶司主事跟紀楚也不是頭一次寫信,故而相信紀縣令明白他的意思。

說白了就是。

他也知道這十八萬畝是對的。

可那二十五萬畝才是戶司理想數字,你再找補找補。

這倒不是戶司貪功。

畢竟能從八十九降到二十五,已經擔了很大責任。

估計這是戶司能承受的極限了。

從許知州再到戶司主事,以及紀楚,一連串的平帳俠。

馬典吏等人鬆口氣。

還好,多個七萬畝而已,他們可以的!

就在馬典吏要按照路徑依賴做事時,就聽紀大人道:「戶司主事說得沒錯,十八萬畝,確實不對勁。」

「此事要查。」

如何查?

要查什麼?

紀楚並不是賣關子的人,直接道:「查大戶們的隱田。」

紀振,馬典吏,橋老吏,人都已經麻了。

他們這才意識到,就算跟著大人做事,也跟不上思路啊。

橋老吏眼神微睜。

紀大人看到田地數字,以及田地歸屬時,就提過大多百姓都是沾橋縣大戶家的佃戶,還表達過不滿。

所以那時候,紀大人就想查大戶人家手中的隱田?

如果說各地虛報開荒數字,是官員們想要開荒的政績,算是管理不嚴時常見的弊病。

那大戶人家手中的隱田,便是另一種弊病。

隱田很好理解,各家隱瞞的田地。

就是開荒了,但不承認。

這樣報給官府的時候,便不用納稅,是古代世家大戶逃稅的慣用手段。

他們若沒有隱田,根本不需要僱傭那麼多佃戶。

在這種模式下,沾橋縣大戶人家簡直在通吃。

首先官府謊報田地,以至於普通農戶田稅過重,重到負擔不起,就會賣地成為地主家的佃戶。

而地主家多了人力,便能多多開荒,並且利益輸送瞞報田地,以至於家產越來越多。

大戶勢大,自然而然欺壓百姓。

在這個環節里,受傷的依舊是普通百姓的。

紀楚不僅要把虛帳直接平了,還要從這些大戶人家裡清出隱田,分給普通百姓。

讓下無立錐之地的佃戶,從此有自己的田地。

本來這事也不好辦。

可他現在有了戶司的命令。

戶司說了,我們不信你們沾橋縣只有十八萬畝田地。

分明應該有二十五萬畝才是。

那好吧,他就好好查查,剩下的七萬畝田地,到底在誰家裡,在誰手中。

不服管?

那就去問問州城的戶司,看看他們怎麼說。

紀縣令一招清創之計,不僅挖掉表面的腐肉,還要對內里的壞死的血塊下手。

橋老吏已經有些站不住了,紀楚看了看他道:「也不知道本地六家大戶,願不願意主動配合。」

如果不主動配合,會怎麼樣?

橋老吏整個人一抖。

紀縣令的手段,不是他們能對付的。

沒錯,是他們。

橋老吏眾目睽睽下,朝紀楚行禮道:「大人,小人家中有事,還要出去一趟。」

紀楚點頭:「去吧,不用著急。」

等對方一走,馬典吏跟紀振都看過來。

而紀楚卻看了看其他官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