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馬典吏為人圓滑,只當沒聽到。
見安丘縣的人不理,沾橋縣差役更怒了:「一個下縣的差役,行事如此鋪張,是不是上樑不正下樑歪啊。」
其實這沾橋縣的人生氣,還是因為他們縣百姓都往隔壁做工的緣故,不僅做工,還直接留下了。
本以為也沒什麼,誰料今年的畝產慘不忍睹。
沾橋縣王縣令生氣,他們下面人自然沒好果子吃。
馬典吏慢悠悠吃完雞腿,才道:「你如此囂張跋扈,也是上樑不正下樑歪?」
眼看雙方吵起來。
那沾橋縣不依不饒,大概意思就是,我們上縣的出來辦差,都沒那麼多補貼,你們下縣差役卻吃香的喝辣的,這合理嗎?
就你們安丘縣的均產,合理嗎?
提到這,馬典吏不說話了,他確實有點心虛。
去年他們縣明面上低於州里均產四十斤。
今年報的也低,估計還要「拖」全州後腿。
眼看安丘縣的人不再「囂張」,沾橋縣馬上又有話說。
正巧州衙門來人,開口就是:「戶司讓你們過去,領今年稅收單子,一個個排隊去。」
說著,來人開始念眾人所在縣的名字。
這是老規矩了,而且會按照縣裡糧食均產來念,由低往高,排隊進戶司領單子。
其實這也不是故意的,就是戶司那邊算好數額,按照高低排序而已。
不過驛館裡,不少人額外注重這件事。
去年第一個叫到名字的,正是安丘縣。
看來他們又要丟臉了。
誰料衙門的人一個個喊過去,不僅頭一個不是安丘縣,第二第三,都到第十了,皆不是安丘縣?!
大家私下討論著。
那第一個縣說自家均產,只有一百九十一!
第二個高了兩斤。
第十個也才二百三十五。
馬典吏瞪大眼睛,不會吧?
眾人面面相覷,最後目光都在安丘縣上,你們今年糧食均產多少?!
「沾橋縣。」
「安丘縣。」
「按照方才念到的順序,排著隊去領。」
他們沒聽錯吧?!
今年畝產最好的縣,是安丘縣?!
「你們縣今年均產多少?」沾橋縣連忙問道。
馬典吏皺眉,有點不想答。
這怎麼回事啊,他道:「去年大家均產不是二百九,今年怎麼都低了這麼多。」
此話一出,眾人又看向他。
「春天少雨。」
「收糧的時候雨多。」
「你們沒受影響?」
面對眾人疑問,馬典吏趕緊回答,說了自家縣裡應對措施,還說有農具的功勞云云,又說了他們搶收了。
總之肥料跟工具的提升,加上衙門上下督促,儘可能地降低了影響。
受影響了,但沒那麼嚴重。
馬典吏說完,心道壞了,紀縣令要是知道這事,肯定會心痛的。
如果知道其他縣的情況,紀縣令估計會報的更低啊。
本來只想當個倒數第一,沒想到一不留神,成了正數第一?!
馬典吏擦擦頭上的汗。
不是他們進步了,是其他縣在原地後退啊。
所以驛館裡眾人都那麼焦躁?
因為今年大家都減產了?
他們安丘縣的人還傻乎乎吃雞腿,確實格格不入了啊。
再看沾橋縣差役的臉色,那叫一個精彩。
他們沾橋縣均產二百六十,就比安丘縣少兩斤。
但即便如此,那也不如安丘縣。
方才的嘲諷直接成了笑話。
人家安丘縣均產這樣高,就該吃雞腿的!
還好大家急著去領田稅單子,沒讓沾橋縣尷尬太久。
即便如此,去戶司的路上,眾人還是圍著馬典吏,詢問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自家肯定要學。
天氣稍微有些不對,就會造成糧食大量減產。
如今來看,用肥料跟更好的農具,似乎可以彌補一些。
其中幾個縣的差役還道:「我們縣也是因為用了紀縣令說的肥料方法,這才保住一些。」
「如果不是那些肥料,今年少雨加搶收不及時,估計產量更低。」
「是啊,這幾年的高產讓我們都放鬆了,今年也只是平常年頭,均產在二百左右,都算不錯的。」
馬典吏認真聽著。
這點紀楚也是不知道的。
他哪裡明白,以古代的種植水平,去年前年的均產,屬於超常水平,屬於大豐收。
如果他知道的話,肯定直接給自家定個二百均產。
當然,戶司主事信不信,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戶司書吏發田稅單子時,主事聽到安丘縣的名字,特意來看了看,還問馬典吏道:「你們紀大人怎麼說服的蔡先生,先一步買了水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