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沾橋縣還好的時候,那邊親戚接濟過周韓村的人。
現在兩者近況不同,後者自然會幫著前者。
但現在的問題,不在於是不是親戚。
就算是親戚,那些人也是沾橋縣的人啊。
而且這也不是接濟,是直接把人接到家裡了。
紀楚聽范縣丞的人稟報其中隱情,心裡難免觸動。
雖說已經是遠親,但當年隔壁縣的周家村願意幫周韓村的遠親,不僅是有血緣,更有恩情。
這麼看來,怪不得本地人願意接納他們。
紀楚抬眼看過去,一雙雙期盼的目光盯著他。
一邊是豐衣足食的本地人,一邊是骨瘦如柴的隔壁縣的人。
紀楚稍稍嘆氣,開口道:「先登記名冊,不能亂走動,不能藉機生事,不得以黑戶之名,欺負他們。」
先登記吧,大家不要鬧事,不要亂走。
其他人也不能欺負他們沒有戶口。
剩下再商量。
韓村長見此,趕緊請紀縣令去他家吃茶。
農家的茶葉雖一般,卻也是他能拿出最好的了。
這個五十歲的乾瘦小老頭對上年輕的縣令,頗有些不自然。
那邊統計名冊,紀楚也就坐下了。
再聽外面報著姓名,紀楚問道:「糧食還夠吃嗎。」
「夠夠,去年都有餘糧,也有些余錢,各家省省,是夠的。」韓村長趕緊道,「他們還能出去做短工,而且這不馬上要收夏糧了。」
正說著,就聽門外傳來哭聲,竟是登記的一戶人家死死抱著兒女,不肯撒手,也不肯把孩子名字放上去。
外面亂作一團,這戶人家只好被帶到縣令面前。
紀楚看向一家六口。
年邁的長輩,骨瘦如柴的夫婦兩個,下面還有殘疾的兒子,跟一對兩歲大的龍鳳胎孩子。
「為何不登記?」紀楚讓他們坐下說話,語氣溫和,絲毫不像對沾橋縣差役那般。
這周家六口跪下先要磕頭,侄兒紀振手腳麻利,趕緊把人扶起來。
振兒是啞巴,平時存在感很弱,但動作是很快的。
周家殘疾兒子看了看縣令身邊的隨從,頭埋得更深。
周家漢子頗有些難以啟齒的感覺,還是韓村長把事情原委說出來。
「這一百多戶人家,其中一半是來求活路,另一半是躲債。」
躲債?
紀楚繼續聽下去。
原來這周家村的人,多欠下銀錢,家中田地賣了也還不完。
所以大家要麼去大戶人家當佃戶,要麼賣身去主家做事。
這兩個選擇,最終目的都是失去自由身。
眼前這家也是如此。
他家長子開荒的時候,左腿被隔壁大戶家的瘋牛踩斷,花費不少銀錢也沒治好。
出了這事,自然要狀告大戶,可沒人敢做證是大戶家的牛所踩。
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人證,大戶的管家又說:「我家牛為何發瘋,還不是他在旁邊擋路了,他要是不站在那,怎麼會踩他,卻不踩旁人?」
「要說這周家,還要賠償我主家的牛錢呢!」
好一番巧舌如簧,那衙門竟然還真的這樣判了。
絕望之際,周家夫婦想要硬拼,告到州城去。
可他們卻被村里另一家大戶安撫住,說是官官相護,你們去了也沒辦法,不如我借你們一些銀子,先給孩子治傷要緊。
這家的溫情脈脈,有理有據,讓周家有了些希望,千恩萬謝去給孩子治腿。
可沒過多久,就傳來這兩家大戶結親的消息。
周家人覺得不對勁。
果然,後來的那家大戶上門要錢,所要的利息更是可怕,當初讓周家夫婦簽的合約他們是做過手腳的。
不管是利息還是還款時間,跟商議的天差地別。
不還?
那就拿你們家龍鳳胎抵債!
他家孩子生得好看,又是罕見的龍鳳胎,許多大家就喜歡用這樣新奇的奴僕。
多半這大戶早就看中他們家孩子,想弄過來送禮。
趁著他家出事,既安撫他們不去告狀,又能把孩子弄到手。
眾人這才知道,豈只是官官相護,這縣裡大戶人家互相或許有些矛盾,但不妨礙他們聯手吃掉這些小蝦米。
眼看孩子就要被強行抱走。
周家六口人經村里人指點,年後全家搬遷,跑到安丘縣,投靠周韓村的遠親。
遠親一家知道他們的難處,也聽說那樁冤案,自然讓他們住下。
不讓登記兩個孩子名字,就是怕雙胞胎被找到。
周家六口抱著孩子痛哭。
不是他們想哭,而是這些事一提起來,眼淚就止不住地流。
李師爺跟紀振也難掩悲痛。
算起來,曲夏州這地界,連著兩三年收成都不錯。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