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聽說呼文村已經在修繕廢棄的道觀,準備把那不用的屋舍改為磨油作坊。

這話聽得魏家鎮眾人心塞。

連正兒八經的作坊都沒有, 更不會經營管理。

那極好的磨油器具送到呼文村,村民們能用得明白嗎?

怎麼想都覺得可氣。

「要不然再去說說?」

魏鎮長直接道:「你們可見過紀縣令朝令夕改?」

沒有。

人家來這裡一年了,一個唾沫一顆釘,說做什麼就做什麼。

而且還聽說一個傳言。

紀縣令去年平衡田稅,交給州城的稅收並不算多。

就是這樣,人家在年末考核里還得了上上。

上上啊。

那就是七項考核全優。

年前道路不通, 大家也沒多想。

年後那邊有親朋來信。

說紀楚可能有靠山。

否則他怎麼能在那樣的風評里扭轉局面。

加上年後州城戶司下的官吏, 推了紀楚寫的幾本化肥使用手冊。

聽說讓農科的人誇了又夸, 準備印刷成冊,推廣到整個曲夏州。

如果說去年那會, 外面人還在議論安丘縣紀縣令能力不堪大用。

過了個年, 風評直接反轉。

只看他那個上上的成績, 就知道紀楚在州城衙門有人保。

不過也是。

他們跟紀縣令接觸也不是頭一日。

普通書生官員, 哪有他這般做事遊刃有餘。

總覺得他不是剛剛當官, 而是做了許多年事的老吏。

紀楚聽到這些議論的時候,忍不住嘆氣。

他是剛剛當官,但不是頭一日當社畜啊。

至於所謂的後台, 他也好奇是誰。

但他現在看的,則是州城印出來的各種化肥手冊。

其中有幾處更改跟補充,是州城農科官吏修訂,特意送過來讓他看看是否合適。

如果合適的話,那就可以大量印製了。

還有,問他作者名諱如何寫。

畢竟是官員,直接寫上大名未免不雅,看他要不要起個什麼號,又或者寫自己的字。

這也太客氣了。

客氣到以為自己真有後台。

紀楚挑眉,直接在落款寫上敬安兩個字。

這是家鄉夫子給他起的字,寫上也合適。

李師爺道:「大人,要不要讓人打聽一下?」

紀楚搖搖頭:「先不用管,若有需要,對方肯定會主動出來。」

有人在背後幫忙,肯定有所圖。

但也不用緊張惶恐。

畢竟是自己有用,才有人去忙。

主動權在自己手中。

開年之後事情極多。

衙門上下事雜卻不亂,安丘縣衙門已然有了章程。

抽空之餘,紀楚看了家裡的回信,說年前的時候收到他們夫婦倆送的年禮跟銀錢,讓他以後不要破費。

還說家中兄嫂姐姐姐夫侄兒侄女們都好,爹娘身子也硬朗,讓他不用擔心。

紀家耕讀傳家,書信寫的不算雅致,但詞語通暢,更因真情實意多添樸實,讓紀楚看得心裡微動。

隨即感慨,好多人啊。

這一大家子一起過年,肯定很熱鬧。

信里最後還是長兄的囑咐,讓他不用掛念家裡,安心做事即可。

又說弟妹,也就是樂薇家中,他們也去看過了,一切都好云云。

總之一句話,在外面當官不辜負百姓信賴,不枉費紀家讀書傳家的德行。

不僅帶來信件,家裡還送回許多物件,都是家鄉特產,這些特產讓他們以解思鄉之情。

那幾箱東西里,甚至還有兩顆山參,是紀楚三姐夫在山上挖的,說他體弱,讓他多補補。

紀楚將信看了又看,紀家在其他讀書人那裡,或許只是略識幾個字,卻是真的把聖賢書讀到心裡的。

可見讀書這事,並不是讀得越多,品行越高。

再看向安丘縣的政務,紀楚又有了他想。

剛開始做這縣令,是不辜負原身的囑咐。

之後知道指荒為田,難免心驚肉跳,作為現代稍微有良心的人都不能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