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各地民間都有些類似的習俗,倒是不奇怪。

紀楚看得有趣,再看後面十個人背著打鼓,這鼓還是長方形,一邊擊鼓一邊跳,中間紅男綠女,好不熱鬧。

「這是太平鼓,意思就是祈求太平盛世。」

「咱們縣裡好久都沒人擊這鼓了。」

如此有趣的民俗,看得紀楚他們一群外地人目不暇接。

跟著太平鼓的隊伍一路走到城隍廟,更是熱鬧非凡。

這一走動,半個縣城的人都來看熱鬧了,在前頭點上火堆,既能取暖又能熱鬧。

周圍大雪極厚,差不多有人小腿深,即使這樣的天氣,安丘縣百姓還是願意出門。

吃飽穿暖,日子自然更開心。

紀楚看著,讓人從衙門再調些柴火過來,供大家取暖用。

一年到頭難得清閒開心,肯定要好好享受。

每到冬日便安靜的安丘縣,此刻終於熱鬧起來。

太平鼓敲了足足六日,等到初七之後,方才停下。

冬日快要過去,新的一年又要來了。

紀楚這邊又收到許多邀帖。

縣裡大戶都想請他們夫婦去家裡吃酒宴飲,大意是你們補辦喜宴不喊我們,如今年後走動還不想見,我們難啊。

眼看這些邀帖,就知道新的一年真的來了。

等到正月十九,衙門正式開印,過年的日子直接結束。

別說了,辦公吧。

今年的事情多著呢。

旁的不提,本縣還有十一萬九千畝的虛帳在那掛著。

這帳還是儘快平了的好,省得掛在那心煩。

過了個年,衙門眾人精神抖擻,只等著吩咐。

要說頭一樁事,自然是為年後種油菜做準備。

今年各家都會再多種油菜,所以縣裡差役必須時刻查看,不能讓油菜超過麥田。

這算是日常必須做的,由范縣丞跟馬典吏去管,若有不聽勸的,直接毀田,不必商議。

保證本地主糧,沒有商量的餘地。

第二件事,便是把他去年從州城弄來的新農具,耕牛分發下去。

這農具可不是他瞎要的。

而是知道,這些農具是隔壁咸安府著名匠人蔡一繁的作坊所制。

很適合他們當地的田地。

否則為何單單問上司開口。

當然,上面這麼大方,更出乎他意料。

想是這想,嘴上卻道:「州城衙門看咱們辛苦,就送了這麼多農具耕牛過來。」

「這些物件都精細,必須一一登記,誰家用了都要有名冊。」

都要有名冊?

各個村里,沒有那麼多人識字的人啊。

紀楚看向宋教諭:「從縣學裡調,馬上又是縣試,考中縣試的安心備考州試,沒考中的就去各個村子幫忙記著名目。」

讓學生們,去田地里做事?!

還幫著差役們記帳?!

可這也拒絕不了。

畢竟他們都吃衙門的米糧,學生們自然要去。

紀楚心道,整日讀書也要來點實踐,左右今年考不成,不如去鍛鍊鍛鍊。

農具,耕牛,都是田間的重要資產。

有了這些東西,一家子至少能多耕幾畝田地。

多耕一畝地,虛帳就少一畝。

大家的田稅就減輕幾分。

這些好東西發到村里,自然大受歡迎。

那麼多農具,那麼多耕牛,能省多少力氣啊。

若有些銀錢的,自然可以自己買牛。

錢不多的,幾家兄弟合買一頭。

再窮的,就要依靠租借官府提供的器具耕牛。

這也是對百姓扶持的一種。

讓他們儘量縮小差距,否則富者更富,窮者更窮。

第二件事安排下去。

紀楚心中的事定了大半。

第三件就是安排蜂農們如何布置蜂箱。

不能為了搶奪合適的地方,大打出手。

這些事自然有謝主簿協助來做,還有蜂農夫子們一起調配。

衙門公平做事,養蜂的人家也都服氣。

等這些事忙得差不多。

魏家鎮的人終於登門了。

年前說的事,也算有了消息。

不過看著時間,估計他們一個年都沒過好,皆在商議同不同意紀大人的提議。

正月二十四,衙門正式開印不到五日,魏鎮長便趕著過來。

紀楚看著魏鎮長,總覺得他過個年,像是老了好幾歲。

年前說,魏家鎮想要多種兩萬畝油菜,但必須多種四萬畝麥子。

這點自然做不到。

魏家鎮不過七八千人,不可能開耕出那麼多田地。

就算今年他們也在大量購買農具耕牛,也至多一共開耕三萬畝,算是極限了。

甚至還需要去隔壁縣僱人手來幫忙。

為什麼不在本縣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