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楚這才接話道:「教諭說得沒錯,本地科舉若能好起來,確實有益百姓。」
「當年我考中秀才之後,家裡田稅輕了不少,父母兄弟們都有所受益。」
「這樣吧,你們先回去歇息,容本官想想,安丘縣的縣學要如何整頓。」
當真?!
別說教諭了,夫子跟學生們皆是驚喜連連。
倘若紀縣令出手,肯定沒問題吧?
現在安丘縣誰人不知紀縣令的本事。
只有他做不做,沒有他能不能。
等他們千恩萬謝離開,李師爺才道:「大人?還不到時機嗎?」
「再等等。」紀楚道,「改革本地縣學一事,必須他們自己提,若咱們貿然去動,肯定有人不服。」
本地縣學的問題,不用過多贅述。
總結起來便是,生源少,教學質量不高。
皆因重要的位置,都在沒能力的人手中。
想要動這些人,甚至比當初動前錢穀師爺還要難。
畢竟在縣學任職讀書的,必然是本地根基極穩的鄉紳大戶。
他們把持本地大量店鋪稅收,可以說是本地的主心骨。
其中以魏家鎮為例,便知他們的勢力。
動縣學名額,就是動他們的利益。
所以想要改,必須由他們內部自己同意,甚至自己主動求著來改。
讓紀楚意外的是,這些主動的速度,比他想像中還要快。
五月最後一日,清晨太陽便火辣辣的,從魏家鎮趕來的魏鎮長等人,已經到了衙門門房,請求通傳。
落榜的學生回來不到三日,他們便坐不住了。
魏鎮長擦擦頭上的汗,望著通傳的人,只見紀縣令身邊的侄兒來迎,指了指裡面,示意他們進門。
進門之前還聽到路過的百姓在道:「今年收成真好啊,你家如何?」
魏鎮長臉色說不上難不難看,就是有點怪。
他跟教諭碰頭後,在對方臉上看到同樣的表情。
但凡紀縣令把精力放在縣學上,他們本地的學生,都不至於一個也考不上。
魏家鎮的魏鎮長,以及本地大戶過來,只有一個目的。
讓紀縣令重視起縣學!
救救縣學吧!
紀楚則正在詢問油菜的情況,現在的油菜長出來了,但要注意澆水,以及旁邊蜂箱的防曬等等。
看看對農田的重視。
再看看對讀書的忽視。
差別太大了!
這不公平!
等他們絮絮叨叨說完,魏鎮長跟教諭道:「聽教諭說,您有意整頓咱們安丘縣的縣學,不知大人有何良策?」
紀楚沒有回答,而是問了另一個問題:「魏家鎮不是要請夫子,那位有名望的夫子來了嗎。」
沒有!
人家覺得教不出來,去了隔壁縣。
魏鎮長還被當地的熟人笑話呢。
也是因為這樣,他知道紀縣令願意整頓本地科舉,所以親自過來。
紀楚聽他憤憤不平講起這些事,最後努力壓住氣惱:「大人,您是有真本事的,就救救本地的學子們吧。」
「只要能讓本地科舉起來,我們做什麼都願意。」
話說到這份上,紀楚朝李師爺點點頭。
一份縣學的招生文書發到他們手中。
「但凡安丘縣十二歲以上,二十五歲以下學子,不拘身份,皆可前來應試。」
「取成績前七十入學,入學免學費,書本費,食宿費。」
魏鎮長直接站起來,他是安建二十三年的舉人,自然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紀縣令準備重新給縣學招生,只看成績,不看家世。
而且入學免了費用,這分明是針對讀不起書的人設的。
畢竟如今縣學的學生們,誰用得著包食宿書本。
教諭同樣驚愕,可他想了想又閉嘴了。
魏鎮長卻道:「紀大人,小人說的,是在現在的基礎上改。」
「如何改?」紀楚不再拐彎抹角,「安丘縣連著幾年,都是同一批人縣試,同一批人府試,然後呢?」
「可能考中?」
紀楚毫不留情:「每年矮子裡拔將軍,拔出來也是個矮子。」
「倘若願意在本地做個矮個將軍就罷了,但是他們要去州城跟那些真正有才學的競爭,便不能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說白了,如今安丘縣的學生天天菜雞互啄,啄出來也是個菜雞。
但你菜,其他地方的人可不菜。
大家一起去州城考試,能過關才怪了。
你們的目的,到底是在安丘縣當個有名無實的第一,還是真真正正地考中秀才?
目的是後者的話,就要換人來考。
魏鎮長等人何嘗不知。
可,可若加入更多學生,他們的子弟們別說考中秀才了,便是去縣試的資格,可能就沒了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