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本地人口太少,事情不多,沒必要再設位置。

年前是有些鬱悶的,但過年時知道縣令大人正在為新年做準備,兩人又燃起信心。

紀縣令那樣有能力,跟著他做事,必然會事半功倍。

萬一呢?

萬一本縣人口增多,可以多設職位呢?

這也是紀楚話里的意思,所以一開年,眾人精神抖擻,只等著做出一番事業。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如今長官如此厲害,他們肯定能跟著沾光的。

紀楚一一發布命令。

首先由戶房書吏謝覓,與六房書吏一起抄寫三本肥料使用說明。

每本謄抄五十份,發給范師爺手底下的差役,分為十隊,去安丘縣五村一鎮一城分發。

差役一定要識文斷字,倘若村子沒有人會識字,還要安排人手前去宣讀等等。

戶房謝書吏先看了一遍手冊,只見開門提要便寫道:「農業生產,一則種子,二則農藥,三則肥料。」

闡述這三種東西的重要性。

種子不用說,萬物的根基。

農藥則要對症下藥,這個直接變成順口溜,好讓大家更知道病蟲害要怎麼應對。

肥料則講的很細,方方面面都注意到了。

不同的農作物,要重點補充哪種肥料等等,以及各種土地需要補充什麼樣的肥。

紀縣令科舉出身,卻把內容寫的簡明扼要,半點廢話都沒有。

目的只有一個。

人人都能看懂,人人都能聽懂。

絕對不寫一個生僻字,更不賣弄文采。

如果放在科舉場上,肯定要被打回來。

可用於肥料使用推廣,卻是極好的。

謝書吏做小吏許多年,最知道這樣的文書才最符合百姓們的需要。

他在那邊感慨連連,其他人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倒是縣學的教諭張張嘴道,可還是沒說出話。

馬上就要縣試了,他哪有時間跟著謄抄什麼肥料使用手冊,簡直有辱斯文。

不過他並不敢說,誰讓如今的安丘縣衙門,是他紀縣令的。

紀楚也沒忘了縣試的事,問了報名情況,又問了考試安排,點頭道:「總共有三十多人參與考試,五個縣試名額,也算好安排。」

三十多人的小考試,放在一個班級里都是小事了。

至於考過縣試,還要去府試的學生,他肯定會安排路費,以及差役陪著的。

剩下的不再多說,讓教諭更加鬱悶。

當縣令的,也不能太偏心吧。

讀書是頭疼大事!

比那什麼肥料重要多了。

聽說紀縣令出身耕讀人家,也就是種田的,所以他格外重視田地?

不管教諭如何想,衙門上下行動起來。

趕在春耕之前,先教大家做不一樣的肥料!

五村一鎮的村長鎮長滿臉疑惑。

但種地的百姓一聽說做肥料,個個都很感興趣。

先不說年前紀縣令發扶濟的時候,已經積攢了信任。

再者,但凡種田的,誰不知道肥料重要性。

如今官府免費教學,肯定要學啊!

反正冰雪未化,地里的活也幹不成,不如去學。

按照紀楚吩咐,各村騰出地方,本村若有識字的,就先教他們,然後分批教學。

如果沒有識字的,則從衙門安排書吏過去。

羅玉村的夫子實在沒想到,他再次教學,教的竟然不是之乎者也,而是如何制肥。

而且這制肥的方法,寫的實在好,也實在準確。

整個村子的人聚在一起,平日裡聊七聊八的,這次竟然一聲不吭,生怕自己錯過什麼細節。

首先要學的,是肥料基本知識。

紀縣令的書里,從什麼是肥料開始解釋,一直到肥料的分類。

現在自然沒有化肥的概念,說的多是農家肥的區別。

比如餅肥,人糞肥,禽類,牛羊類,秸稈等等,這些肥料適用的範圍。

這些東西,只有老農才能摸索出規律,現在統統講出來,讓剛學種地的人都知道了。

再加上基肥,中肥,追肥。

各種言之有物的施肥方法,施肥注意事項,讓所有農家人恨不得多長個腦子,可以多學學。

出乎衙門眾人意料的是。

他們講這些東西的時候,說的磕磕絆絆,不種田的人很難理解。

但農戶們聽了,卻能立刻記住,並且融會貫通。

因為這本就是他們的日常技能,現在在查漏補缺,補充知識而已。

兩者對比起來,讓人不免產生疑惑。

到底是他們讀過書,還是農戶們讀過書。

這書本上的知識,為何他們學起來完全不如不識字的文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