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高的田稅,本地已經交了足足十年。」
第5章
一百六十八斤。
五十六斤。
差了三倍還多。
李師爺跟紀振還未平復心情,現在多了個紀楚。
對於紀楚來說,農業稅這種事,他上輩子都沒經歷過。
他很小時候的時候,那個時空的國家已經取消了農業稅,也就是田稅。
所以現在聽到多交三倍糧的時候,整個人都有點不好。
本就生產力低下的農業社會,再多交那麼多糧,就意味著貧困,飢餓,疾病。
稍微有些變故,更會貧困潦倒。
以一家五口十畝地為例,豐年一畝地二百八十斤糧,交了五十六斤稅,還能剩下兩千兩百四十斤,平均到每人每天頭上,便是一斤二兩。
這對農戶來說,省吃儉用,說不定還能剩一些,能改善生活,也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但倘若一畝地要交一百六十八斤,那十畝地就只有一千一百二十斤。
平均下來,每人每天六兩糧。
若是家中壯勞力多,根本吃不飽。
這還是豐年,倘若災年呢?
畢竟不可能一輩子風調雨順,難免會有天災人禍。
為何會這樣?
李師爺低聲道:「好像是本地田冊上的數目,大於實際的耕田。」
「但是朝廷一直按照田冊上的數字徵收。」
沒有開荒。
卻說本地開荒了。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
開荒,可以作為本地官員的政績。
這樣交稅已經十年了,也就是說,至少三任縣令,都是這麼做的?
隨著時間推移,情況不但沒有緩解,反而越發嚴重。
紀楚眼神閃過前任張大人。
他也沒有什麼人脈,卻能在三年任滿,便去曲夏州做推官。
難不成也是這樣?!
此時還沒有證據,不能這樣猜測。
等紀楚說出自己的猜測,李師爺警覺,同時又道:「此事不能說出去。」
至少三任縣令,都是這樣做的。
最先這樣做的官員,官位定然只高不低。
如果說出去,別說紀大人性命難保,就算家人也不能倖免。
這恐怕也是後面縣令閉嘴不談,甚至從中撈好處的原因。
他們一個個是升上去了。
當地百姓呢。
交三倍的糧食。
過著如此貧苦的日子。
他們怎麼辦。
紀楚站起來,推開窗戶。
十一月初的西北夜晚,風霜已經來臨,隱隱還能聽到郊外的狼嚎聲,透骨的風吹得紀楚咳嗽幾聲。
他身子本就還沒大好,這麼一吹,更是咳個不停。
吃飽喝足,還有溫暖屋子的自己,都被寒風吹得病邪入體,當地身體更弱的百姓呢。
李師爺趕緊關上窗,勸道:「紀大人,不要太過憂心。」
紀楚勉強笑笑。
原身的一大家子,基本都在種地。
根據他的記憶,他可以分析出本地百姓無糧之後的日子。
根據原身的記憶,則更明白如今種田的辛苦。
辛苦種出來的糧食,卻成為別人上升的階梯。
當天晚上,紀楚做了一個很久遠的夢。
那時候他還沒上學,跟著爺爺奶奶住在漏風的房子裡。
冬天天冷,一家三口報團取暖。
但很快,有人敲開他們家的門,帶來很多東西,也修補了他們的房屋。
甚至讓他們搬到更寬敞更暖和的房子裡。
自從那日之後,他記憶里再也沒有寒冷跟飢餓。
再之後讀書上學,考上很好的學校,進入頂尖公司,成為高級社畜,這些記憶都遙遠了。
如今觸目驚心的實情,竟然勾起他小時候的事。
清早,紀楚起身,看著妻子一臉擔憂,安慰道:「沒事,再養一段時間,身子就能好。」
再到衙門正堂,紀楚看向趙師爺的目光,更是難言。
這位便是為虎作倀之人。
而趙師爺也死死盯著他。
自從新縣令說出縣丞,主簿位置之後,他手底下的人幾乎都有了異心。
誰不想更進一步,那是假的。
新縣令既有能力也有野心,跟著他,肯定比跟著一個師爺要好。<="<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