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在清北考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於是我立即更換調研主題,換成『對丘泉郡百姓離鄉情況的調查』。」

沈清和聞言點點頭,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迅速更換調研方向,很不錯。

不過聽單伯文一字一句娓娓道來,對丘泉郡的不善情況有了新的認知。

「令我驚訝的是,越向邊際走,這種情況就越嚴重,甚至是真正的十室九空。」

「我沿途詢問了許多百姓,第一點便是賦稅過重,除了朝廷徵收的田賦外,還有算賦和口賦等在內的人頭稅外,當地還要徵收名目繁多諸項雜稅。」

「第二點徭役過重,走的大多是普通農戶,沒有功名傍身,便要被征走,又因徭役過重,回來的人往往要休養大半年,甚至有時回家撐不到一月,就因為身體過損沒命,就是成了黑戶乞丐,也不願意服役。」

「第三點,就是這丘泉郡環境太差,大半都是種不出作物的荒田,當地農戶種不出像樣的東西,只能往土地更肥沃的南方走,背井離鄉逃荒去了。」

「……」

「綜上分析,便是丘泉郡百姓離鄉原因。」

他越說神情越嚴肅,其餘四人心中也沉甸甸的,想來他們調研到的東西也不樂觀。

沈清和閉眼點點頭,「調查報告做的不錯,不過這賦稅徭役之類都是上頭的事情,我們插不了手,只能就從田土入手。你們專業課上學過土地改良方面的知識,並且初步實踐過,伯文你的成績是最優秀的,就從這方面入手做一個解決方案,這件事急不來,給你一周時間,可以擬出個初步草案嗎?」

單伯文被一向嚴苛的沈清和認可,一下鬥志昂揚。

「沒問題老師!」

在清北書院讀書的日子,就像懷裡揣了個寶藏,還不能叫人知道,這回總算有了用武之地,單伯文想起荒地上瘦弱絕望的農戶,心中鼓脹起沖天志氣。

「下一個,胥樂生你來說。」

……

第29章

胥樂生點頭, 他將蒲團向前挪了一步,書寫好的報告平放在地面上。

脫稿報告!

所有人為之側目!

「我的研究方向是『對丘泉郡市集圩場調查』。」

「丘泉郡並不如其他富庶郡縣,擁有東西南北數座市集, 原因可以參考單師兄關於人員流失的報告,只有郡中有開市, 經過我三天觀察,丘泉人買賣並不用錢幣交易, 多是以物換物的形式,而落腳買賣的幾乎沒有游商, 大多是丘泉郡的農人匠人……」

「又因為丘泉郡與胡奴的土地接近, 也有些從胡奴流來的蔬果器具售賣, 我問過當地人, 年景好的時候還有過胡商落腳, 不過因為放重利貸被官府趕出, 從此嚴禁胡奴互市。」

……

「我的祖父曾經從商, 所以耳濡目染也有些了解。據我觀察, 丘泉郡物資匱乏,地廣人稀, 並不是好的行商之所……為數不多的優勢,便是極廉價的勞動力, 及近水樓台和胡商建交的地理位置。我瞧過了, 胡奴有些東西還算稀罕,若能倒手給素愛爭稀斗奇的門閥家族, 應該能翻個幾番。」

胥樂生說到此處, 又搖了搖頭,「不過這處處都是疑難。」

沈清和訝異看他,這學生很有資本家潛質啊!

也是個培養方向。

後面幾個學生也注意到丘泉郡民生方面的巨大問題, 進行了一番著重調查,最後對丘泉郡的窮鄉僻壤,甚至是窮山惡水有了新的認知,若只憑他們幾人,想要這丘泉郡改天換日,不下百十年不可達。

眾人沉默了有一會兒。

沈清和拍拍手道:「不就是小小的丘泉郡,哪有京都波詭雲譎?辦法總是人想的,路也是人走出來的,咱們書院在京都也算半個聲名狼藉呢,你們可曾想過敗退?」

學生紛紛搖頭。

「先生傳授的都是不世之學,外頭的人只是從窗框裡瞄了一眼,怎能斷定我們書院的血肉筋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