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夢魘迴響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們不斷搜尋著村落,仿佛真的有這麼一個外鄉人,驚魂未定的恐懼等待被他們抓住。

外鄉人應當是女人。

因為男人大可不必如此驚慌,坦蕩直白的加入男人們的隊列,就能與他們融為一體。

只有女人才會讓這座村子裡無聲的男人們,露出久違的狂喜神色,本能的捕捉獵物一般,全村出動。

村子裡沒有一個女人,卻好像已經死去了許多女人。

晃動慌亂的外鄉人為了逃命,跑遍了整座村子,唯一存在的女性,竟然只是土地廟裡煙燻火燎,落下灰黑淚痕的送子觀音。

圍捕終有結束,故事終會結局。

畫面最後定格在蒼老喜悅的男人臉上,在掙扎晃動的鏡頭前,打出了結束的字幕:

你回來了。

《村落》荒謬、怪誕又現實,是一部很可怕的短片。

裡面的男人,沒有說出一句話,仍可以嚇得觀眾驚魂未定,紛紛沉默。

意識流的文藝片永遠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又隱隱約約告訴所有人答案。

更可怕的,還得是他們往下刷新評論。

一天前、三天前、一個月前無數不同ip的評論說道:

「我也做了類似的夢,誤入了這個拐賣女人、殺死女人的村落,怎麼都逃不出去,差點以為自己要死在夢裡,再也醒不過來了。」

跟之前爆料的人說的一樣!

不少來看熱鬧的網友,成為了更新的熱鬧,止不住心裡咯噔咯噔。

壞了,我們晚上不會也要做這種噩夢吧?!

李司淨只不過用兩個作品,就將吃瓜看熱鬧的觀眾帶離了《箱子》,推入了更可怕的境地。

網友都以為自己充分了解了李司淨的邪門之處。

沒想到,還有人出來幸災樂禍,火上澆油。

「這些算什麼啊?其實李司淨最厲害的作品,叫做《月光》。但是很可惜,我們根本沒機會看到……」

「因為,《月光》的主角,是個殺人犯。」

第20章

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特別是陳萊森抓捕入獄的節點。

殺人犯?主角?

這太小眾了,引得圍觀群眾焦急大叫:

「這主角是先殺人,再拍的片,還是先拍片,再殺的人?」

先後順序很重要,重要到能影響所有人對李司淨的評判。

然而,沒人回答。

畢竟是涉及殺人犯的作品,網絡再神通廣大,也通不到局子裡去。

吃瓜群眾急得到處挖消息,找人脈。

陳萊森的關注度越高,李司淨的討論度就越高。

幸好,這麼邪門的一個人,從小在學校就是名人。

網絡發達了,大數據推送了,名人的室友同學、學長學弟、學妹學姐拔刀相助,直接把當年的學校人盡皆知的內幕,發了出來。

「《月光》是我們學院房老師布置的結課作業,叫李司淨那一屆學生,以《月光》為主題,拍攝一段不短於十五分鐘的紀錄片。」

「李司淨的《月光》拿了滿分,也是房老師在學院授課以來,唯一的滿分。」

「但是這片子除了房老師,沒人看過。因為記錄了殺人犯的拋屍過程,據說還有殺人犯的自白,所以就作為犯罪證據,上交警察,禁止公開了。」

前因後果是說清楚了,卻炸得網絡友滿頭問號。

「啊?殺人拋屍?大學生為了完成作業還得殺人拋屍?」

「不是,沒人看過那你們老師怎麼就給滿分了?獎勵他成為戰地記者,還沒被殺人犯殺死的運氣嗎?」

震驚、質疑層出不窮。

《月光》已經取代了《村落》帶來的後勁,變成了更高維度的駭人聽聞。

熱度越來越高,知道當年事情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有李司淨的同學,發出了珍藏的照片,讓大家看看眼界。

「房老師不是獎勵性評分,他真的進去親眼看過,還公開了自己對《月光》的評語[圖]。」

帶圖消息,立刻成為各大討論帖和評論區的熱門,點進去能清楚看到房老師龍飛鳳舞的字跡:

「李司淨記錄的月光,具有獨特的意義。人性的善與惡,黑與白,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月光平等的照耀在每一個人的身上。——房青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