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千歲共簪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

春節剛過,國子監正式頒布科舉新令,允許女子同男子一樣參加考試。

女帝等這天等了六年,大清早就守在御書房批摺子,迫不及待聽聽下面的聲音。

辰時剛過,書房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卻不是傳奏摺的小太監。

而是大病初癒的丞相。

和一位身材矮小的琉河男子。

「陛下可認識琉河的三皇子松先生?就算認識也裝作不認識吧。」

「陛下為了一己私慾,攻打了松先生的國家,屍橫遍野民不聊生。」

「老夫實在看不下去了,只好親自出山,為大楚清理門戶!」

第32章

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劉勇死於東海秘藥。

賀棠的娘親死於東海迷藥。

大將軍稱病,我順理成章率兵攻打琉河。

也許丞相早就與琉河人勾結,布了好大一盤棋想吃掉所有人。

是我們察覺得太晚。

書房安靜了許久,賀棠輕聲道:

「就算中計了,琉河這事咱們做的也沒錯。」

女帝抬眸看了她一眼,似乎在心裡盤算著對策。

......

丞相久未上朝,重返朝堂的第一件事便是彈劾女帝。

他翻出妲己呂雉等禍國殃民的毒婦,直指女帝鼓動平民女子破壞家庭,陷害她們不忠不孝。

又指責女帝欺壓琉河小國,殘暴無度。

最後,他竟拿到了福安票號的帳本,直指當年保險一事女帝坑害百姓,挪用國庫。

十二條罪狀條條有理有據,大半個朝堂的官員摘下烏紗帽,請丞相肅清朝野,即刻斬殺女帝。

孤零零站著的幾位女官滿臉無措,紛紛望向女帝。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上朝的禮部尚書也沒跪,顫顫巍巍道:

「雖說女子主陰,男子主陽,女子稱帝乃天理不容之事,可陛下罪不至此吧......」

我還從未見過如此大的陣仗,一直不知如何記錄。

女帝唇角勾起一絲譏笑,緩緩起身望著諸臣,那居高臨下的從容姿態,讓周圍人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女帝只有一句話告訴丞相:

「愛卿不會以為,朕坐到今天這個位置,是你一句話就能彈劾的吧?」

第33章

彈劾女帝並非易事。

三法司當夜便將鬧事官員全都押入大牢,徹查丞相誣陷女帝一案。

大楚不缺人才,第二日便有新人頂替了他們的位置。

投資基金與股票的世家貴族堅決擁護女帝,他們的利益深深捆綁在一起,丞相無法撼動。

半月之後南方急奏,有個叫周塔的男人帶領牡丹教於平瑞縣起義,高喊著剷除妖女,光復大楚,一路向京師逼近。

牡丹教教眾皆為男子,或仕途不順,或窮困吃不上飯,他們將一切的悲慘都歸結於女帝登基。

女子本不能讀書,女帝卻允許她們讀書考科舉,然後擠走了男子做官的位置。

妻子本該弱於丈夫,女帝卻允許她們載入史冊,而一家之主的丈夫無人問津。

女子經商,賺走了男子的錢財,連保家衛國也要和男子爭搶,到頭來軍功都是女將軍的。

憑什麼呢。

牡丹教擁護丞相登基,恢復舊制,教眾日益增多,越來越多的男子開始反抗。

短短几年,女帝好像和丞相調換了位置。

女帝手握權勢高高在上,丞相暫拜下風卻深得民心。

這實在不太妙啊。

......

眾人商議對策時,丞相突然護送一位女子入太廟祭拜,還向其俯首稱臣。

消息傳開後,丞相只好勉為其難解釋道:

「其實如今那位聖上並非先皇之女。是老夫糊塗,才讓妖女惑亂皇室血脈,害得真正的女帝流落民間,吃盡苦頭。」

丞相身後的白衣女子掩面啜泣,等哭夠了,擺出一副落落大方的樣子輕聲道:

「女子稱帝,又怎能真如男子那般霸道強勢呢?還是要守好三從四德,孝順公婆,多依靠男子來決斷,畢竟溫婉乖順才是女子的天性。」

第34章

早該料到的。

丞相能找到一個賀棠,就能找到更多聽命於自己的傀儡。

他帶白衣女子入帝陵,冒天下之大不韙請出先皇的棺槨,滴血驗親,證明了白衣女子的尊貴血脈。

如今矛頭直指女帝裴令儀。

世人皆知先皇膝下僅有一女,若白衣女子是真,那麼裴令儀......

眾人皆等著裴令儀下一步對策,她卻屏退左右,單獨召賀棠入書房議事。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