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恪聞言丟開了手中的奏摺,冷笑一聲道:「太子爺未雨綢繆,幾年前就想著拉攏牧姐他們夫婦了,與其說借晉王拉攏白琮,不如說借白琮和牧姐夫婦拉攏晉王府,只不過老晉王過世得突然,早些時候的謀劃白費罷了。晉王府那小子嬌生慣養長大,沒那麼多歪心思,八成也是府里上下寵著,沒覺得與白琮親近會如何,也就隨小孫兒去了。」
「自早些年太子將白少爺救回後,東宮一直對撫寧侯府多加照拂,主子不怕……」
「怕什麼?牧姐又不是那等會被小恩小惠收買的尋常婦人,賀老將軍的一雙兒女皆人中龍鳳,多年為將豈會看不懂朝局輕重?」
「是屬下妄言了。」
「不必說這些虛的,既是在府里,自然暢所欲言,只要在外不失了這個度便罷。」
「是,謝主子。」
「晉王府的事我心裡已有數了,日後不必留下那麼多人守著了,只要保證晉王府里咱們那條線不斷就成。至於日後……東宮的戒備不比咱們差,白琮那小子年歲漸長也變聰明了不少,我不願為他的事和牧姐生出嫌隙來,也一併將人撤回來些。撤回來的人手全部挪到韓國公府上去。」
韓國公是太子妃的父親,那父子倆是妥妥支持太子的一派,如今祁太尉在朝中權柄逐漸不復當年,作為太子的岳家,楚氏必是要為太子穩固地位出力的,這時候盯著韓國公府倒也是情理之中。
梁硯秋本是這麼想著的,卻忽然聽蕭恪說道:「我倒好奇,若太子妃和韓國公知道太子與白琮不清不楚是什麼反應?」
「主子,您?」
「怎麼?想說不可能?你主子我便是同男子結了姻緣的人,太子殿下不能光明正大承認,不代表他不做。求而不得的執念壓在心中多年,若是此時有一面貌與心上人七八分相像的人日日在跟前,且從不戒備遠離,這事若換了你……你能保證一直相安無事?」
「……屬下明白了。」
第一百三十二章
齊軍大勝的消息只讓朝廷上下沸騰了三兩日,而後便照舊是各懷鬼胎謀劃著名。
這樣大的功勞各家都想分走一份,早些年被撤回京中的人聽說這次大勝是因為北燕內亂無暇顧及邊境,不少也在懊悔為何當初短視,不願在那苦寒之地多待兩年,如今論功行賞,自己平白漏掉了一大份功勞。另則還有國書定下之後,誰來守邊的問題。
真計較起來,眾人從中發現些端倪來。
此次大勝,論功行賞,頭功自然是三軍主帥黃友光的,而黃友光之下便是白子騫和賀綏的大小功勞最多,他們之下還有廖明德等諸將。只是白子騫和賀綏原就是姐夫和小舅子的親戚關係,而賀綏是大眾默認的燕郡王蕭恪之妻,廖、黃、賀三家均是武將世交,幾年前燕州一行,連安北節度使程昌年也與蕭恪交好。如此一算,朝中大半武將竟都成了燕郡王的親戚助力,更不用說這幾年蕭恪縱橫朝堂,很是得齊帝寵信,若是得了武將助力,豈不是要壓過諸皇子,成為朝中第一權臣了。
早早投靠或是向蕭恪示好過的牆頭草自然樂見他們的靠山穩如磐石,而蕭恪的政敵則不想看他如此得意。那些玩弄權術的朝臣才不會管那些功勞是邊境將士真刀真槍拿命拼殺出來的,他們只想著不讓蕭恪從中謀奪太過實權才好。
為了這事,已吵了好幾日沒個定論。不止文臣武將要吵,朝中各自支持的皇子不同,立場也是各不相同。
越是這個時候,越瞧出人心真假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