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雙詮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問她:「你願意和我一起反抗他們,逃離這個他們給我們圍起來的虛偽的世界,重新回到陽光下嗎?」

這一瞬,鄧春臨忽覺得熱血沸騰,在呼嘯的江風中,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願意,但——」

看見她突然的猶豫,爾笙忙問她:「但什麼?」

她堅定地告訴爾苼:「我還有三個妹妹,我要帶著她們一起回家。」

爾苼愣了一下,旋即笑了出來:「沒問題,我一定會讓你們,一起回家的。」

***

那一夜後,兩人暗中開始制定解救孟秋荷她們,以及逃亡的計劃。

爾苼看中高昊的原因,無非就是因為高昊是校醫,在他那邊搞藥是最簡單的。

她會先從高昊這裡搞到針筒和麻醉劑,然後她們一起去阿忘值守的別墅,用麻醉劑迷暈他。

鄧春臨沒加入的時候,爾苼原本是計劃將這一套用在爾景元的身上的。但爾景元現在已經基本不來找她了,她很難找機會下手。

而鄧春臨又被毛阿姐監視著,如果讓鄧春臨對爾景元下手,很可能很快就會被發現。

所以她們商量過後,決定趁爾景元出差的時候再行動,先迷暈毛阿姐,再去別墅迷暈阿忘,然後把孟秋荷她們一起帶走。

但這個計劃還缺少極為重要的一環——她們還缺少一個接應她們的人。

那個人,必須是她們信得過的人,不管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拋棄她們,要和她們同心協力,幫助她們逃離生天。

兩人可以求助的人實在有限,爾景元在垣城黑白通吃,能真心實意幫助她們,且有這個能力幫助她們的人,少之又少。

將所有可求助的人在腦子裡過了一遍,她們都沒找到太合適的人選。

當爾苼都開始考慮是否要對高昊軟硬兼施,讓他送她們離開泯城時,鄧春臨忽然靈光乍現,想起了一個人。

第177章 最後一案「11」【泯城,2014】……

2012年初,郭彩霞因為母親離世,向兒童村告假了一段時間,回鄉料理母親的後事。

而這一段時間裡,有一位叫「Eva」的心理醫生突然來到了兒童村。

Eva是美籍華裔,雖然自小就出生在美國,但由於父母的言傳身教,她對中國這片故土一直懷有濃厚的情感。

除了一直在資助中國的慈善項目以外,她了解到心理諮詢和療愈這一行業在中國尚未發展成熟,而依她看來,很多人其實是有這方面的需求的。

所以,在史丹福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畢業,並考取執照後,她也會利用她所學的專業知識,來到中國義診,為有需要的人進行免費的心理治療。

來到垣城的兒童村,也是因為她當時正在研究的一個新課題。她偶然了解到「事實孤兒」的存在,也想了解「事實孤兒」在社會中是否更易遭受歧視,以及該如何對他們最好的進行介入及心理干預。

她輾轉打聽到垣城就有這樣的兒童村,專門收留「事實孤兒」,便從美國千里迢迢來到了這裡。

為了最好地觀察這些孩子,她和負責人提出,想在兒童村和孩子們一起生活一段時間。

充分了解她的課題需求後,兒童村的負責人答應了她的請求,讓她在兒童村里住下了。

沒用很多時間,Eva便得到了孩子們和兒童村媽媽們的信任。她既能洞察每個人心中隱含的負面情緒,又能找到各種辦法幫他們消化掉這些情緒,讓他們更好地接納真實的自己。

因為方玉蘭本身有聽覺障礙,Eva對她格外關注,也因此和與方玉蘭形影不離的鄧春臨等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最長。

等到她的調研結束時,五姐妹已經捨不得她走了。

Eva也和她們建立了感情,有些戀戀不捨。

她告訴她們,她在中國還要計劃再留一段時間,便給孩子們留下了她的名片,上面有她的聯繫方式。如果女孩們想她了,可以隨時打她的電話,或者寄信給她。

鄧春臨在兒童村時,和Eva一直保持通信。

雖然郭彩霞和蔣萍在生活上給予了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但對於她在生活中遇到的人際相處問題,和遇到的心理壓力,往往卻只有Eva能給她最好的疏導。

她已經將Eva視為了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存在,她就像她的燈塔,幫她驅散迷霧,指引她前行。

所以現在她身處險境時,也第一時間想到了Eva。

她還記得Eva的收信地址,如果Eva還沒離開中國,她應該能收到她現在寄出的求救信。她堅信,只要Eva看到信的話,一定會毫不猶豫地趕來搭救她們的。

因為毛阿姐的監視,信由她寫好,但卻由爾苼找機會寄出去,而收件信息和地址,留的卻是高昊和醫務室的。

她們告訴Eva,如果回信,就寄到這個地址,在信封上寫明,由高昊轉交給爾苼。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