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林夷放下葫蘆,一手托腮,望著遠方的目光平靜悠然。

「更何況,雜草也願見青山常在。而今草木新綠,人間正好。」

和老人插科打諢了一晌,林夷起身拍掉衣服上的浮塵。他衣衫落拓,姿態卻很瀟灑:「好了,小子要去勞作了。您老可別偷懶啊,竹簍編不下去了就去幫著彈棉花。『能者多勞,多勞多得』,不想吃寡淡的救濟餐的話,張婆分發的活計還是要做完的。總搶小子的飯菜也不是回事。」

林夷順手帶走了老人的飯盒,一同拿去清洗。不歸還飯盒的扣一頓餐補,這也是規矩。

老人見林夷走遠,伸手拿起腳邊已經劈好的竹條,一邊彎折一邊嘀咕:「……俺以前可都是白吃白喝,隨手幫主人家解決點小問題就能被奉為座上賓的。」

老人這麼說著,手上的動作卻靈活無比。他指節粗大,滿手老繭,但十指翻飛時卻輕盈細膩如振翅的蝴蝶。打方底,圍簍身,封簍口,老人手上的速度快到只能看見道道殘影。精緻的竹簍竹筐在他手中成型,鼓鼓囊囊的布袋也很快乾癟了下去。

不過半柱香的時間,老人便做完了手頭的活計。他打著哈欠將竹簍堆在一旁,借著午後稍減的陽光小睡了一會兒。

待得天光斜斜向西,出工的人已經整隊,準備歸家。普通百姓通常一天只吃兩頓,早上一頓,晚上一頓。但在絲織航道,驛站的食堂卻包早上與午時兩頓飯。晚間工程隊收工,從領隊手裡結算一天的薪水,便可以直接用薪水購買驛站中的商品貨物。許多民工揣著穗幣眼帶喜色地走進驛站,沒一會兒便扛著米袋、提著油鹽醬醋走了出來。他們與還在進行收尾工作的後勤隊打招呼,邁著穩健歡快的步伐歸家。

驛站內吵吵嚷嚷的,吵醒了蹲在後院門口酣睡的老人。他打了個哈欠,起身抻了個懶腰。

老人將編好的竹簍竹筐一一疊好,背著竹筐拎著麻袋走進了驛站。

驛站大堂,一位面容嚴肅、髮絲規規整整梳起的老嫗正在檢查後勤組提交的手工活。她目光如炬,三兩下便能挑出那些粗糙敷衍的劣質手工,讓人生不起半點偷奸耍滑的念頭。如若有人提交的成品不合格數超過一定比例,就會被剝奪獨立接活的資格,需要跟老嫗身邊的學徒重新學習手藝。

老人提著麻袋竹筐走過去時,老嫗的目光精準無比地鎖在他身上。對這個曾在驛站里騙吃騙喝了大半個月的老賴,張婆可謂是印象深刻。她著重檢查了老人的成品,確認挑不出半點毛病後,這才讓學徒將老人的工分記下,從布袋裡清點出幾枚穗幣。

「還說不是針對老頭子我……」老人嘀嘀咕咕地接過穗幣,在張婆嚴厲的目光中打著擺子往外走。生性嚴謹的張婆見他那副模樣,擰了擰眉,但到底沒說什麼。

雖然食堂不管晚飯,但有了穗幣和工分,便能去食堂點菜。老人搖頭晃腦地步入食堂,點了兩個自己最愛的鴨腿,就這樣一手一個,啃得滿嘴流油地離開了驛站。

「濁酒一瓮,詩文一瓮;白銀一瓮,糞土一瓮。」

老人走著走著,不知怎的竟走出了航道的邊界線。他步子搖搖晃晃,路線七扭八拐。看上去沒個正型,但一眨眼便遠去數里。

「高門貴戶獨一瓮,荒山白骨也一瓮。」

老人步履悠然,意態閒懶,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遠方漆黑的天幕突然現出了鋪天蓋地的陰翳。他縮地成寸,山河飛逝成影。很快,老人便對上了十數道舉著幡旗的黑影。這些煞氣驚人的影子急速前行,怨穢之氣幾乎要凝作實體滲出來。而他們的目標,正是位於大道樞紐之處的絲織航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