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祂聽見遍布九州各地的廟宇同時鳴鐘,不分派別不分信仰,三萬八千餘眾盤腿而坐,齊念佛號;

祂聽見遠方傳來的綸音,禪心院千林佛塔中的誦經聲在耳邊滌盪,每一聲都在呼喚祂的名。

她睜開了眼,祂睜開了眼。

「一切眾生,十方如來。」

祂凌於虛空,千臂如樹,萬花盛開。綠意自祂腳下蔓延,佛光普照虛空霧海。

祂居於十二蓮台之上,梵輪自身後徐徐展開。

就在這時,一縷界域之外的天光洞破黑暗,似照進無邊煉獄的光。

祂抬頭,看見一隻通體深邃幽藍、拖尾如銀河星海的蝴蝶翩翩而來。

第352章

日月山,七曜星塔。

神舟洞天福地之一,昔年眾仙雲聚的日月山,如今已是廢墟一片。拔地參天的峰巒被削平了一片,依山環林而造的法陣也被毀去。斗術廝殺殘留的烈火在山中肆虐,但山林間卻聽不見鳥雀走獸之聲,僅餘望哨崗中的一口古鐘不撞自鳴,聲聲蕩滌天地。

斷壁頹垣之間,兩道人影分庭抗禮,一人立在斷裂的樑柱上,一人踩著殘破的衍天儀。

漆黑黏膩、似蛛絲又似漿糊的流體封鎖了空間,如纏縛獵物的羅網般將人鎖在裡面。天樞星君壓下喉嚨深處翻湧的鐵腥氣,她踩在樑柱上,居高臨下地俯瞰著下方手持經卷與方章的男子。一高一低,一者仰望一者俯視,但獵物與獵人的身份卻是盅中顛來倒去的骰子,還未揭開時誰也不知大小其數。

冥神骨君座下的十大法王之一,出山法王,黑衣。其人俑乃百年前奠定儀法、框定中州天下的天殷君主。

天殷歷史上最具存在感的幾位君主中,不同於最初建立天殷、一統中州的冥神骨君;也不同於苦熬一代子民、硬生生將天殷扶成當世最強國的宣悲法王;出山法王生前最大的功績,在於文教。這位曾是遊俠的君王劃定了天殷境內的山川河流,推行大疫火葬,整合古今一切農時作物的種植經驗,考察了天殷不同地方的氣候與土壤。祂召集能人文官,將這些被時人歸結為「經驗」的模糊知識整合在一起,成就了當世罕有的《與民全書》。

這位君王被製成人俑後,塵世忘記了他的名字,他生前

承載的願力以及功績在冥神偉力的顯現,化作了兩件緘物。

【九州山河圖】

緘物:「山河」

箴言:「方寸成理,咫尺成矩,山河錦繡乾坤定,四海天下寧。」

昔年,天殷君王率兵征伐黑岩崖山,當地百姓遭妖獸鼠王布疫,千里良田無栗粟,山嶺只見離人骨。

人鬼屍棺夜同屋,血淚醃透千丈土。君王分陰陽,定水土,奠儀法,行火葬,人間始得方圓,終得規章。

其分化山河、決斷陰陽之舉,得此緘物。

【九州山河圖】

緘物:「經緯」

箴言:「地輿為綱,言禮為紀,經緯相錯始成文,天地日月清。」

昔年,天殷君王統籌萬民,經略中州之地。彼時人與天相爭,與妖魔相爭,天災人禍,歲歲不絕。

君王召集天下能人異士,集古今四時之道,裁地輿作農事綱要,整合成書,與民教化。

其教化萬民、大興文教之舉,得此緘物。

一件能瞬間改變地貌的方章,一卷落子成陣的經緯之書。

「本座到底還是小覷了你的瘋執。」天樞星君布下的陣法皆被毀去,她身周,宛如活物的黑水層層包裹,似要結繭般地向上攀附,「你竟不惜汲取虛空之外而來的力量,也要證明明塵是錯的。」

天樞星君修行靈覺之道,精通天文地輿,所以也擅卜筮、陣法、符籙之道。此時她看著面前這具人俑,心知永留民襲殺清漢一事是蓄謀已久。為此,祂們甚至不惜觸碰虛空之外的污染,為天樞星君量身打造了這樣一具處處克制她的人俑。幕後之人如此不計代價、不擇手段的籌謀,得天樞星君一句「瘋執」的評價也毫不為過。

黑水盤旋環繞,纏縛四肢,貫穿皮肉。天樞星君看著自己手臂青筋暴起,點點黑紅順著血管蔓延開來。她闔目感受片刻,眼中帶著淡淡的瞭然。這便是永留民敢於迫她飛升的底氣,若她自願飛升,那自然最好;她若不願,人俑會將虛空之力灌入她的筋脈,污染改造她的軀體。

想要抵抗這種幾乎不可逆轉的虛空污染,天樞星君唯有突破自身瓶頸、飛升成仙一路可走。而若她寧死也要固守與明塵立下的契約,那她依舊會「飛升成仙」。但之後飛升的個體還能不能被稱作是「天樞星君」?那就不在永留民顧慮的範圍之內了。祂們想要的只是一個既定的結果,其餘的都不重要。

在這盤棋局中,與明塵同為千年大能的天樞星君是一枚探路棋子。祂們想試探的,是能否打破被明塵封鎖的九重雲天。

「本座修行靈覺之道,坐忘時常與諸天星辰同游。」知道對方的目的,天樞反而越發平靜,甚至有耐心勸誡起來,「因本座修行此道,所以更清楚明塵的顧慮並非頑執。明塵從未阻止過你,也從未拒絕過世人對力量與未知的追尋。但寰宇深處的隱秘是深不見底的崖洞,即便用力拋出石子,也永遠等不到回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