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同年,新帝派兵遣將鎮壓各地起義,欲撥兵北上,踏平呂川。

同年,莫曲十名弟子入京覷見,湊齊贖罪金,將莫曲自大獄中救出。莫曲不肯認罪,能書錦繡文章的十指指骨被根根敲碎,罪狀書上的十指指印寸寸帶血。自獄中脫身,莫曲形容枯槁,白髮蒼蒼,已是油盡燈枯之態。

學子痛心疾首,嚎啕,曰:「夫子何苦?」

莫曲閉目,答曰:「老夫平生最惡西壇奸佞,私以為,為人臣子,自當忠君愛國,絕無二志。可原來,較之謝家奸佞,老夫更惡曲竹。」

同年,京師撥軍北上,並未攜帶糧餉。領頭將士滿心蒼涼,心知此行唯有沿途搶掠,方才有望與呂川一戰。

大軍出城之日,家家戶戶門窗緊閉,街上人丁寥落。領軍心有不祥之感,臨近城門,遠望一片白影。近百名文士白衣素縞,手持白帆,旗上僅書一字——「死」。

大軍將行,竟見如此不詳之相,簡直形同惡咒。領軍見之,目眥盡裂,待看清白衣領頭人的身影時,更是忍不住破口大罵:「莫相,小輩尊你敬你,你竟臨場示威,咒我軍斃亡?你的文人風骨,你的賢明之志呢?如此張狂之舉,與叛國何異?當真其心可誅!」

此時未近冬月,正是秋末時節,大軍此時出京,也是算準此時家家戶戶皆有餘糧。

秋末,秋末,天邊卻不知為何飄起了白雪。

「非也。」莫曲搖頭,「此非咒罵之語,實乃吾等之志。」

領軍心中不詳之意更甚:「何意?」

莫曲不答,舉旗高呼:「君子以義死難,與民共殉國殤!」

他話音剛落,反手便拔出腰間長劍,自脖頸抹過。飛濺而出的鮮血濺紅白衣縞素,他身後也響起了整齊劃一的拔劍聲響。

仰頭倒地之時,莫曲看見了領軍驚恐的神情與連滾帶爬翻身下馬的狼狽,他看見高高飄揚的白旗,看見了那仿佛被鮮血染紅的「死」字。他知道自己救不了大成國,他知道自己奉獻了一輩子的國將要滅亡了。他發不出聲,發不出聲。所以,若是這一身殘骨擲地仍有迴響,那便讓它落地吧。

天載子午二十九年,大成京都百名文人殉難,血濺白練,逼停大軍。萬眾屏息,無人敢語。迫於情勢,新帝不得不調兵折返。

此事傳出,天下譁然。口誅筆伐,民心盡喪。

——「常道竹子有節,寧折不彎。意有彎曲,音同屈竹,故不被君子所喜。」

——「然,曲竹無芯,風過如笛。脆鳴如溪,故喚曲竹。」

——天載子午三十年,胥州大成國,亡。

第301章

天載子午三十年,是一個災年。

去歲冬雪來得早,卻是碎雪如絮,不成氣象。來年,三月初旱,農民翹首以盼的春雨卻遲遲不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