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6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有一些事,是宋從心成為掌門後才知道的,比如上清界對元黃天的「不干涉內政下的援助」——或者說「幫扶政策」。這一條例是白紙黑字寫在《天景百條》里的,並且這麼多年來一直都在堅持。元黃天畢竟是各大門派的基本盤,元黃天源源不斷地為上清界輸送新血,上清界也有義務對元黃天進行幫扶回饋。但時過境遷,這原本出自互惠互利簽訂的條例被有心之人曲解利用的下場,從幽州之亂與夏國的悲劇中便可見一斑。

興國已經在幽州之亂中證明了自己,幾年過去,宋從心發現興國確實有推動大同之治的覺悟。天承帝與嘉禾公主頻繁出入白玉京,甚至還曾帶著自家大臣將軍蹭過掃盲課。聽說嘉禾公主目前在埋頭苦讀試圖考入司育科,而天承帝這個毫無帝皇包袱的人居然在掃盲班上混了個講師的位置。

對於這兩位的行為,宋從心不予置評。但俗話說得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既然大家都是同志,那有什麼好東西肯定要第一個想到自己人。

興國所在的幽州位於神舟大陸最西端,貿易並不繁榮,地段也較為偏僻。但優點則在於,幽州與北地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只是缺少開發。若不是這個緣由,宣白鳳當年也無法在桐冠城中打造出一隊裝備齊全的鐵騎,甚至還開墾出大片的農地——亂世中,鐵器也屬於國家管控的軍備物資,平民百姓沒條件用上鐵質農具,大部分用的是木質與石質的農具。容易損壞不說,開墾田地的效率也低。

而與幽州相反,衡州與胥州這兩繁華地段就夾在幽州與雲州之間。因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經濟貿易的發展較為繁榮。想要開發北地與幽州的礦產,第一條試行的商路可以從幽州與北地開始,橫穿衡州與胥州,再進入雲州。

「幽州南部臨近南州,水資源倒是豐沛了不少,記得原本素羅國也是以蠶桑織造為主要商貿的。」宋從心看著地圖,她糾結起另一個似乎沒多大必要的問題。

「為興國和納蘭家的商貿牽一條線,這條商路……難道也叫『絲綢之路』嗎?」

……

納蘭家身為名門望族,雖然被迫接受了無極道門的「友誼」,但也沒能立刻拉下臉來和無極道門其樂融融地吃到一鍋里。不過後續的政治糾紛以及合作細節都由納蘭清辭全權接手,宋從心則在次日的早會上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

早會是宋從心成為掌教後才有的會議行事,主要是宗門的管理層齊聚一堂,對宗門事務進行階段性總結,簡單匯報一下下階段的安排。除了長老以外,部分管事弟子與內門弟子也會出現在早會上。不過宋從心並不打算將早會搞得特別正式,所以偶爾起不來的同門們也能拿著早膳進室內旁聽。為了縮減距離感,宋從心還特地讓人打造了一張特別大的圓桌,組建了這修真版的「圓桌會議」。

負責商貿這一方面的是掌泉長老,也便是上一代掌泉長老的親傳弟子玉珠。

坐在圓桌一側的女修儀表端莊、面容嚴肅,髮髻梳理得一絲不苟,任誰見了都會忍不住頭皮發緊,正襟危坐。老饕原本打包了一食盒的早膳打算一邊聽早會一邊吃的,但跟這位師姐對上視線,他怵得連食盒都不敢打開,只能不停喝水飽腹。

這位對度量衡有著極其精準敏銳的把控、執掌著宗門財務大權的掌泉長老,聽宋從心提出商路的概念後並沒有露出異樣的神色。她利落地從衣袖裡掏出一個串著玉珠子的白玉八卦算盤,手指靈巧如飛,噼里啪啦地撥弄著。原本氣氛輕鬆的大堂一時間鴉雀無聲,只有玉珠打算盤的聲音清晰可聞。

「開闢一條橫跨州域的商路,前期投資巨大,若是需要修路,需要人工……,物資……,石料……;若是僅打通商道而不修路,則需要投入研製偃甲機關或培育靈獸的成本,這方面的開支是……;若是動用飛行法器,則靈石消耗……」玉珠手下飛快地撥弄算盤,口中語速飛快但條理分明地報出不同計劃的成本報價。眾人聽得大氣不敢喘,唯恐一個失神便會錯漏了其中某個重要的數字。會議向來如此,玉珠一旦開口,全場便悄無人聲,一股莫名的、隔行如隔山的威懾鎮壓了所有人發聲的欲望。

在數算方面,玉珠便是無冕之王。

其他人被玉珠的氣勢壓得喘不過氣來,宋從心卻不會,她甚至覺得玉珠這種老幹部的氣質倍感親切。在認真聽過玉珠的報價後,宋從心心裡估算了一下成本,目光一轉便落在了坐在湛玄身邊、滿臉生無可戀的令滄海身上:「令師弟,你的凡化偃偶研究進展如何了?」

九州列宿籌劃步上正軌之後,宋從心和令滄海這兩位發起者便逐漸抽手,將後續研發交給究研小組。宋從心是因為忙著處理宗門與九州的各項事務,令滄海則是一頭栽進了宋從心小冊子裡的提到的「燒開水」的技術,一心一意地研究如何將上清界的偃甲技術凡化,無需靈石也能提供給凡人使用。

但這項研究一直都不太順利,要從中尋求一個平衡之道,令滄海組建的究研小組面對著許多問題與瓶頸。

一直努力在會議上裝透明人的令滄海乍一被掌教提名,頓時打了個哆嗦。他遲疑了一瞬,道:「成果是有的,就是……就是跟師姐冊子上提到的『車』不太相同。」

「呃,師姐,你介意這個日行千里的『車』雖然具備相同功效,但稍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