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這段寫於序言上的往事,宋從心愣怔了許久,和背景溫淡模糊、唯有主角琉璃刻畫鮮明的《琉璃傳》不同,《蘭因傳》真實、冗雜,仿佛撕去迷霧與薄紗的紅色月季,艷麗依舊,卻通體帶刺。
宋從心來不及深思,繼續看了下去。故事的開頭是老嫗與公主的話別,老嫗知道此次一別,公主定然凶多吉少。因為唯有「西葉最後的皇室血脈」死去,兩個孩子的存在才能被徹底隱瞞下來。這一幕里,老嫗痛哭流涕,公主溫聲寬慰,白髮人送黑髮人,已是人間惆悵事。
公主遠嫁他鄉,半生坎坷,在生命的盡頭中,她看盡了人世繁華、悲歡離合。她走向雪山,走向了自己的信仰。她以佛法真意,為兩個孩子取了名字。
甜美愛笑的女孩名為「琉璃」,內向安靜的男孩名為「蘭因」。
公主的手點在兩個孩子的鼻頭,女孩咯咯歡笑,男孩微皺眉頭,從名字到性格,都仿佛喻示了這對兄妹的以後。
「若有來世,願我身如琉璃,淨無瑕穢;苦海回身,早悟蘭因。」
公主斷掉了人世最後的期盼,帶著長樂之主遺骨所化的蓮花走向了雪山。
忠心耿耿的奶娘帶著兩個孩子在亂世中奔逃,但她心知憑藉自己垂垂老矣的身體根本無法將公主的孩子撫養長大。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奶娘帶著公主的絕筆信找到了公主遠嫁前的閨中密友,卻不是為了託孤,而是為了離開北地這等是非之地,將兩個孩子帶往中原。
公主的閨中密友聽聞噩耗,心中驚慟。她怒罵索濟王,幫助奶娘離開北地,並安排了一戶好人家收養兩個孩子。
這位西葉公主的閨中密友,便是後來推翻索濟,與燕皇攜手建立大燕的扎西皇后。
看到這裡,宋從心是實實在在地懵然了許久,也就是說明月樓主是慕容國主的子侄?這位上清界橫空出世的大能竟然才兩百多歲?兩百多歲的大乘期修士……明月樓主可是貨真價實的人類而不是姬既望那種種族自帶天賦修為的妖族啊?這些天才還能給普通人留條活路嗎?
宋從心摁捺住尖叫的欲望繼續往下看,之後的故事與《琉璃傳》大同小異。不同之處就在於,《蘭因傳》中的「青衣」與「花旦」從一開始就在一起。
和活潑開朗、任性嬌蠻的琉璃不同,身為兄長的蘭因是個寡言少語、乖巧安靜的性子。
兄妹兩人從小一起長大,彼此相依為命。但這對雙胞胎之間的相處模式十分古怪,不僅沒有多少溫存,反而處處充斥著爭鬥之意。
雙生子之間容貌相似,琉璃又是天生愛俏、自私自利的性子。她不允許兄長和自己出現在同一個地方,不許蘭因穿顏色鮮艷的衣裳。蘭因稍有不從,她便大聲哭鬧,出於不願與人爭鬥的心情,蘭因便隨了琉璃的意,他很少與她出現在同一處地方,也從來不穿艷麗的衣裳。
因此,漸漸的,人們都以為養父母家中只有一個名為「琉璃」的女兒。
對於琉璃這種「霸道」的行為,蘭因雖不算逆來順受,但也發自內心的感到無謂。他本就是不喜熱鬧的性子,比起穿得像只花蝴蝶一樣的四處交友,蘭因更喜歡窩在家中看書。他耐得下心來,人也機敏好學,養父母都時常感慨,道他們兄妹二人真是截然不同的性子。
蘭因喜愛詩文多過鮮花,喜愛韻律多過華服。
他常穿素色的青衫,連頭髮都只綰一根緞帶或是簪子。
和無論走到哪裡都被人喜愛的琉璃不同,蘭因木訥寡言,時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琉璃不喜歡他這個兄長,覺得他性子太淡,不懂爭不懂搶。蘭因也不怎麼喜歡琉璃,他覺得自己這個妹妹像一陣狂風,總會將周圍的所有人都卷進自己的節奏里,也不管他人是否願意。
但無論如何,琉璃與蘭因,都是彼此唯一的血親。
因為是唯一的血親,因此災疫到來之時,蘭因為琉璃殺了人。即便年歲相差或許不到半個時辰,蘭因也知道自己是兄長,自己要保護琉璃。所以他拋下了自己曾經讀過的聖賢書,丟掉了自己學過的大道理,他抖著手放火將大棚中那些想吃掉他們的難民全部燒死。琉璃在滿腔恨意中拍手叫好時,他卻臉色發白地看著將天空燒紅的烈火,嘴唇顫抖著,一句話都說不出。
後來,如《琉璃傳》中所闡述的那般,蘭因與琉璃在顛沛流離中投身了魔窟——紅樓。
蘭因想盡辦法逃離的魔窟鬼窯,在琉璃眼中卻是人間錦繡的溫柔鄉,他們不止一次的爭吵,不止一次的推搡。這段故事的描寫混亂而又破碎,或許是因為寫書的人已經記不清往事了,他能記住的只有心臟被一點點磨損的痛苦,與靈魂逐漸歇斯底里的瘋狂。
「你既然能為我殺人,一次與兩次又有什麼不同?!你說啊!你說啊!」
琉璃吃不了苦,不願意習武,所以替她殺人的是蘭因,是她的兄長。
紅樓最紅火的花魁,道上最有名的殺手,他們共用同一個名諱——「琉璃」,而不是「蘭因」。
蘭因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的雙生仿佛是前世的孽,今生的業。他捧著她就像捧著一塊燒得通紅的鐵塊,分明痛不欲生,但鐵塊卻已經烙進了他的皮肉,鑲砌在他的手中。他似乎是恨她的,但又好像放不下她。他讀不懂,也從來都無法理解她。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